WFU
顯示具有 鼻整形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鼻整形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3年9月25日 星期一

▍鼻子的外形,不只是基因,也跟氣候很有關係

作者:劉承信醫師(Cheng Hsin Liu, MD


如果生活在較冷的氣候中,隨著時間推移,人群中會有更大比例的人擁有較小和較細的鼻子,以避免吸入太多刺激性冷空氣,保護他們鼻子內部的黏膜。  相反地,在較暖的氣候中生活會導致更大和更寬的鼻子,讓更多空氣進入身體進行身體活動。


橘越淮為枳,不同氣候的溫度濕度,竟可決定我們的鼻子是細窄還是寬胖

先說結論

如果生活在較冷的氣候中,隨著時間推移,人群中會有更大比例的人擁有較小和較細的鼻子,以避免吸入太多刺激性冷空氣,保護他們鼻子內部的黏膜。

相反地,在較暖的氣候中生活會導致更大和更寬的鼻子,讓更多空氣進入身體進行身體活動


各地鼻子的美學與吸引力非常主觀



人類的五官很神奇,如同指紋一樣,看起來大同小異,但其實仍然存在差異,而我們五官中心的鼻子也是如此。當我們把視野從台灣放到全世界時,更能夠看到:人群之間,鼻子形狀大小是有顯著客觀的差異的。  這些鼻子不同的差異,是怎麼連結到我們個人或社群對於美學的認知或是實際的吸引力,其實不只是客觀的數據。當然外面鼻整形的醫師、醫美的市場會提出非常多的鼻型調整目標,放上很多藝人模板,好像把這樣的鼻子套在臉上,就會變好看。  但就我個人認為,沒有完美的鼻子形狀,鼻子的美極度主觀。公式化的三庭五眼、各種鼻子與臉部的完美黃金角度,都無法定義必然美麗,只能說在不同文化觀點下,這些外形可能是增強或削弱吸引力的因素。


人類的五官很神奇,如同指紋一樣,看起來大同小異,但其實仍然存在差異,而我們五官中心的鼻子也是如此。當我們把視野從台灣放到全世界時,更能夠看到:人群之間,鼻子形狀大小是有顯著客觀的差異的。

這些鼻子不同的差異,是怎麼連結到我們個人或社群對於美學的認知或是實際的吸引力,其實不只是客觀的數據。當然外面鼻整形的醫師、醫美的市場會提出非常多的鼻型調整目標,放上很多藝人模板,好像把這樣的鼻子套在臉上,就會變好看。

但就我個人認為,沒有完美的鼻子形狀,鼻子的美極度主觀。公式化的三庭五眼、各種鼻子與臉部的完美黃金角度,都無法定義必然美麗,只能說在不同文化觀點下,這些外形可能是增強或削弱吸引力的因素


世界各國族群不同的的鼻形差異



對台灣人直白的刻板印象描述而言,「外國人」(其實通常都在說白皮膚的高加索族群)都有高挺的鼻子,而我們亞洲人的鼻子非常扁塌。然而事實上,所謂外國人其實差異很大:北歐斯堪地那維亞(Scandinavian)人的鼻子尖銳上翹,而非洲撒哈拉以南的人,其實鼻子是扁平又寬闊。  而不知道你有沒有觀察到,我們台灣人最愛到日本、韓國、泰國等地方旅遊,而我們的雖然身為亞洲人,但鼻子的特徵也不太一樣。我自己的感覺,在比台灣寒冷的日本,其實很多人的鼻子比台灣人還要高挺許多;而炎熱的東南亞,鼻子似乎比我們更為扁平。  科學測量證實常識,每個族群的鼻子差異極大。1923年的一篇老研究,抓出了242個顱骨進行定量化的測量,可以看出我們的鼻子差異很大,而且「氣候」可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關鍵角色。


對台灣人直白的刻板印象描述而言,「外國人」(其實通常都在說白皮膚的高加索族群)都有高挺的鼻子,而我們亞洲人的鼻子非常扁塌。然而事實上,所謂外國人其實差異很大:北歐斯堪地那維亞(Scandinavian)人的鼻子尖銳上翹,而非洲撒哈拉以南的人,其實鼻子是扁平又寬闊

而不知道你有沒有觀察到,我們台灣人最愛到日本、韓國、泰國等地方旅遊,而我們的雖然身為亞洲人,但鼻子的特徵也不太一樣。我自己的感覺,在比台灣寒冷的日本,其實很多人的鼻子比台灣人還要高挺許多;而炎熱的東南亞,鼻子似乎比我們更為扁平

科學測量證實常識,每個族群的鼻子差異極大。1923年的一篇老研究,抓出了242個顱骨進行定量化的測量,可以看出我們的鼻子差異很大,而且「氣候」可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關鍵角色。

Thomson, Arthur and Leonard Halford Dudley Buxton. “Man's Nasal Index in Relation to Certain Climatic Conditions.”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53: 92.

Wilke F, Herrick N, Matthews H, Hoskens H, Singh S, Shaffer JR, Weinberg SM, Shriver MD, Claes P, Walsh S. Exploring regional aspects of 3D facial variation within European individuals. Sci Rep. 2023 Mar 6;13(1):3708. doi: 10.1038/s41598-023-30855-x


不只證實族群基因的影響,更證實氣候對於鼻形的影響


鼻子呼吸時是怎麼運作的?



要了解氣候對於鼻形的影響,就要先了解我們鼻子是怎麼呼吸的。我們的鼻子是世界上最精巧有效的空氣清淨機,不只是呼吸而已。可以加溫、加濕、過濾,從被吸入鼻子,在經過鼻腔空間甚至還不到鼻咽(鼻子口腔的交界處),整個濕度溫度已經達到適合我們肺部90%的目標。這主要發生在空氣經過鼻甲時,我們的鼻黏膜會充血加溫,上面的杯細胞分泌黏液(mucus)濕潤。若是這個效率不佳,濕度太低,可是容易造成下呼吸道的感染的。  而這個空氣清淨機的效率,也很取決於我們吸入空氣的效率,因此我們鼻腔大小及鼻孔大小,其實會大大影響我們呼吸的效率。


要了解氣候對於鼻形的影響,就要先了解我們鼻子是怎麼呼吸的。我們的鼻子是世界上最精巧有效的空氣清淨機,不只是呼吸而已。可以加溫、加濕、過濾,從被吸入鼻子,在經過鼻腔空間甚至還不到鼻咽(鼻子口腔的交界處),整個濕度溫度已經達到適合我們肺部90%的目標

Hanna LM, Scherer PW. A Theoretical Model of Localized Heat and Water Vapor Transport in the Human Respiratory Tract. J Biomech Eng.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1986;108: 19

Naftali S, Rosenfeld M, Wolf M, Elad D. The Air-Conditioning Capacity of the Human Nose. Ann Biomed Eng. 2005;33: 545–553.

這主要發生在空氣經過鼻甲時,我們的鼻黏膜會充血加溫,上面的杯細胞分泌黏液(mucus)濕潤。若是這個效率不佳,濕度太低,可是容易造成下呼吸道的感染的。

而這個空氣清淨機的效率,也很取決於我們吸入空氣的效率,因此我們鼻腔大小及鼻孔大小,其實會大大影響我們呼吸的效率

Randell SH, Boucher RC. Effective mucus clearance is essential for respiratory health. Am J Respir Cell Mol Biol. 2006;35: 20–8. 10.1165/rcmb.2006-0082SF

Churchill SE, Shackelford LL, Georgi JN, Black MT. Morphological variation and airflow dynamics in the human nose. Am J Hum Biol. 2004;16: 625–638. 10.1002/ajhb.20074

針對不同族群鼻型的測量分析方式



2017年的研究,用更新更準確的工具測量,分析了美國本土2637個人,他們的祖先來自西非、北歐、東亞、南亞。透過最新的3D科技分析,準確地把鼻子做出5個距離、2個區域的計算。  這篇研究用到具體的計算數據涵蓋鼻子的重要特徵,包含5個距離、2個面積:  鼻孔寬度(Nares Width):正面看過去,鼻孔的最外側間距  鼻翼底寬度(Alar Base Width):鼻基底之間的間距  鼻子高度(Nasal Height):鼻子最上點-鼻根點(Nasion)到鼻下點(Subnasale)的垂直高度  鼻脊長度(Nasal ridge length):鼻根點(Nasion)到鼻尖(pronasale)  鼻尖突出(Nasal tip protrusion):鼻尖(pronasale)到鼻下點(Subnasale)  鼻子整個區域(Overall area)及鼻孔區域(Nostril Area)  這些研究數據可以發現幾個有趣的族群特徵,鼻孔寬度與鼻翼寬度最寬的是西非人、最窄的是北歐人;鼻頭挺度最挺的是北歐人、最塌的是西非人與東亞人;鼻子整個區域面積最小的,是東亞人。結論上最寬最扁的鼻子是西非族群,最窄最挺的是北歐人、最小最短的是東亞人。  而男女之間也有差異,以鼻子的垂直高度而言,東亞男性與西非女性特別高;而南亞不管男性女性的鼻子垂直高度都最小。


2017年的研究,用更新更準確的工具測量,分析了美國本土2637個人,他們的祖先來自西非、北歐、東亞、南亞。透過最新的3D科技分析,準確地把鼻子做出5個距離、2個區域的計算。

這篇研究用到具體的計算數據涵蓋鼻子的重要特徵,包含5個距離、2個面積:

  • 鼻孔寬度(Nares Width):正面看過去,鼻孔的最外側間距 
  • 鼻翼底寬度(Alar Base Width):鼻基底之間的間距 
  • 鼻子高度(Nasal Height):鼻子最上點-鼻根點(Nasion)到鼻下點(Subnasale)的垂直高度 
  • 鼻脊長度(Nasal ridge length):鼻根點(Nasion)到鼻尖(pronasale) 
  • 鼻尖突出(Nasal tip protrusion):鼻尖(pronasale)到鼻下點(Subnasale) 
  • 鼻子整個區域(Overall area)及鼻孔區域(Nostril Area)

這些研究數據可以發現幾個有趣的族群特徵,鼻孔寬度與鼻翼寬度的是西非人、最的是北歐人;鼻頭挺度最挺的是北歐人最塌的是西非人與東亞人;鼻子整個區域面積最小的,是東亞人。結論上最寬最扁的鼻子是西非族群最窄最挺的是北歐人最小最短的是東亞人

而男女之間也有差異,以鼻子的垂直高度而言,東亞男性與西非女性特別高;而南亞不管男性女性的鼻子垂直高度都最小。

Zaidi, Arslan A et al. “Investigating the case of human nose shape and climate adaptation.” PLoS genetics vol. 13,3 e1006616. 16 Mar. 2017, doi:10.1371/journal.pgen.1006616

統計結果證實外形差異不只基因飄移,氣候也有影響


這篇論文後續的統計分析,發現非洲、亞洲和歐洲人群之間鼻子形狀和大小的差異是由於各自氣候獨特的演化優勢所致。也就是說,不同鼻子形狀的結果可能是由於不同氣候,而不僅僅是遺傳漂移(Genetic drift)的影響

特別是在「鼻孔寬度」、「鼻翼基底寬度」和「鼻尖突出度」,這些測量被發現具有超出遺傳漂移的顯著影響,也就是說:西非、北歐、南亞和東亞人群之間這三個因素的差異,氣候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其實過去也有其他研究證實,在乾冷的空氣,比起濕熱的空氣,會比較容易有細窄的鼻子,突顯了人類隨著時間對氣候的演化適應。

Yokley TR. Ecogeographic variation in human nasal passages. Am J Phys Anthropol. 2009;138: 11–22. 10.1002/ajpa.20893

Noback ML, Harvati K, Spoor F. Climate-related variation of the human nasal cavity. Am J Phys Anthropol. 2011;145: 599–614. 10.1002/ajpa.21523


低溫環境可能易有細窄鼻、高溫環境可能易有大寬鼻



如果生活在較冷的氣候中,隨著時間推移,人群中會有更大比例的人擁有較小和較細的鼻子,以避免吸入太多刺激性冷空氣,保護他們鼻子內部的黏膜。相反地,在較暖的氣候中生活會導致更大和更寬的鼻子,讓更多空氣進入身體進行身體活動。  在國際化的今天,大家都容易飛來飛去,甚至搬家到異地居住,這也導致了當我們成長後搬到不屬於我們生長環境的氣候,其實也會帶來一些健康的影響。  而當我們生活越國際化、甚至空調的廣泛使用,氣溫的成分到底還有多少影響?部分最新的研究甚至也有不同的觀點,發現不管是氣候的溫度或濕度,對於鼻腔呼吸道的體積其實沒有關聯性。


如果生活在較冷的氣候中,隨著時間推移,人群中會有更大比例的人擁有較小和較細的鼻子,以避免吸入太多刺激性冷空氣,保護他們鼻子內部的黏膜。相反地,在較暖的氣候中生活會導致更大和更寬的鼻子,讓更多空氣進入身體進行身體活動

在國際化的今天,大家都容易飛來飛去,甚至搬家到異地居住,這也導致了當我們成長後搬到不屬於我們生長環境的氣候,其實也會帶來一些健康的影響。

而當我們生活越國際化、甚至空調的廣泛使用,氣溫的成分到底還有多少影響?部分最新的研究甚至也有不同的觀點,發現不管是氣候的溫度或濕度,對於鼻腔呼吸道的體積其實沒有關聯性

Maréchal L, Dumoncel J, Santos F, Astudillo Encina W, Evteev A, Prevost A, Toro-Ibacache V, Venter RG, Heuzé Y. New insights into the variability of upper airway morphology in modern humans. J Anat. 2023 May;242(5):781-795. doi: 10.1111/joa.13813

不管你是什麼族群、背景,居住在哪個氣候區域,都希望你有更好的外型、更佳的呼吸,若有相關鼻子的問題,都歡迎來找劉醫師聊聊唷。


2022年11月24日 星期四

▍鼻中隔彎曲一定要治療嗎?解析鼻中隔彎曲的原因、症狀與治療

作者:劉承信醫師(Cheng Hsin Liu, MD


在每天的門診當中也很常遇到鼻中隔彎曲的病人,大家對這個名詞也很熟悉,然而鼻中隔到底在哪裡?為什麼會有鼻中隔彎曲?有彎曲就一定要開刀嗎?除了可能造成鼻塞以外,你知道鼻中隔彎曲也跟頭痛、鼻屎多、流鼻血、睡眠與打鼾等問題相關嗎?


在每天的門診當中也很常遇到鼻中隔彎曲的病人,大家對這個名詞也很熟悉,然而鼻中隔到底在哪裡?為什麼會有鼻中隔彎曲?有彎曲就一定要開刀嗎?除了可能造成鼻塞以外,你知道鼻中隔彎曲也跟頭痛、鼻屎多、流鼻血、睡眠與打鼾等問題相關嗎?

高雄屏東鼻塞鼻中隔彎曲矯正、鼻甲肥大手術、功能性鼻整形,還給你最通暢的呼吸。


鼻中隔在哪裡?彎曲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鼻中隔彎曲?



鼻中隔(Nasal septum),位於鼻內的中央,有如分隔島一般,在呼吸時能夠讓空氣順暢地被調節導引進入肺部。鼻中隔約有1-2mm厚,前下段是有彈性的軟骨、後上段則是由硬骨組成;從正面看過去會像是沙漏的形狀,上下較寬、中央較窄。  而鼻中隔彎曲(Deviated nasal septum)最常見的原因是:1. 基因遺傳、軟硬骨發育速度不均、2. 外傷撞擊導致或是生產時造成。據統計有77-90%的人會有鼻中隔彎曲,多數的人縱然有輕度的彎曲也沒影響,但有3-4成左右的人會因彎曲而有症狀。  這3-4成較嚴重的鼻中隔彎曲已經證實會造成鼻塞、鼻外觀歪曲、鼻呼吸阻力增加、常常流鼻血、碰到中鼻甲產生頭痛、甚至睡眠與打鼾的問題。而因為彎曲的原因、型態與位置的不同,甚至可能有悶塞、頭痛的現象,這也是為何有症狀的鼻中隔彎曲需要積極治療,改善生活、工作、學習與睡眠,甚至改善外觀!


鼻中隔(Nasal septum),位於鼻內的中央,有如分隔島一般,在呼吸時能夠讓空氣順暢地被調節導引進入肺部。鼻中隔約有1-2mm厚,前下段是有彈性的軟骨、後上段則是由硬骨組成;從正面看過去會像是沙漏的形狀,上下較寬、中央較窄。

而鼻中隔彎曲(Deviated nasal septum)最常見的原因是:1. 基因遺傳、軟硬骨發育速度不均、2. 外傷撞擊導致或是生產時造成。據統計有77-90%的人會有鼻中隔彎曲,多數的人縱然有輕度的彎曲也沒影響,但有3-4成左右的人會因彎曲而有症狀

這3-4成較嚴重的鼻中隔彎曲已經證實會造成鼻塞、鼻外觀歪曲、鼻呼吸阻力增加、常常流鼻血、碰到中鼻甲產生頭痛、甚至睡眠與打鼾的問題。而因為彎曲的原因、型態與位置的不同,甚至可能有悶塞、頭痛的現象,這也是為何有症狀的鼻中隔彎曲需要積極治療,改善生活、工作、學習與睡眠,甚至改善外觀


鼻中隔彎曲的型態與分類重要嗎?





對一般人而言鼻中隔彎曲除非嚴重到影響鼻背或鼻孔外觀,才有辦法自己發現;不然頂多是因為造成鼻塞呼吸不順等症狀,經醫師檢查後才能知道,至於多嚴重?怎麼彎?彎在哪?通常也無法知道。

然而對一個功能性鼻整形手術醫師而言,鼻中隔彎曲的狀態、位置就非常重要了。自1950年代以來,有非常多的前輩大師試圖就自己的經驗建立各種鼻中隔彎曲的分類模式,有依照型態分成3、4、5、6、7種的;有依照前端目視佔據鼻孔截面分類的。

每種鼻中隔彎曲分類各有各的優勢與好處,但大抵上可以分成幾類,可能會同時出現:
1. 從鼻孔正面觀看:C型態或倒C型態、S型態或是倒S型態
2.從鼻背上面觀看:C型態或倒C型態、S型態或是倒S型態
3.其他:如鼻部脊狀突起等等

然而就算是相同的C型態,C彎曲的角度、位置、幅度都可能會影響嚴重性,造成手術的困難。依我個人經驗,鼻中隔尾端彎曲(Caudal Deviation)與高位彎曲(High Deviation)是最困難處理的狀況,這種彎曲的情況不只嚴重的影響鼻部功能、鼻塞,也容易造成鼻頭彎曲、歪鼻等外觀上的問題。需要有經驗的鼻科或鼻整形醫師,透過功能性鼻整形才有辦法妥善的處理。




有研究顯示,透過這種進階的鼻中隔尾端彎曲(Caudal Deviation)處理,可以比起單純做簡單的鼻中隔彎曲處理,減少25%的空氣懸浮粒子沈積,更能確保通氣量以及矯正後的復發。這些細微卻複雜的變化,恰恰是鼻中隔彎曲處理的精髓,也可以減少鼻塞的復發。


治療矯正鼻中隔彎曲有什麼幫助呢?





多數人的鼻中隔彎曲並不需要特別治療,然而有症狀的鼻中隔彎曲在經過妥善的治療後,可以恢復呼吸的功能,減少鼻塞,不至於因為彎曲的鼻中隔而加重鼻竇炎、增加流鼻血風險、減少鼻屎產生,更可以矯正彎曲的外觀恢復美好的生活與外在自信

有篇統合分析35篇研究的論文,探究522個鼻中隔彎曲的病人在經過適當的治療後,對於睡眠品質有著顯著的改善。另有研究發現針對鼻中隔彎曲合併鼻涕倒流等咽喉症狀,經過治療後可以得到顯著的改善。

至於天生飽受長久過敏性鼻炎困擾的話,會不會讓手術無效化呢?一篇60人的小型觀察性研究發現,鼻中隔彎曲不管有沒有合併過敏症狀,在經過鼻中隔矯正手術加上下鼻甲的處理後,都能在生活品質與鼻阻塞得到顯著且滿意的進步

在一篇模擬試驗的研究中,鼻中隔的「突出面」會造成更多的空氣懸浮粒子沈積,因而導致鼻屎的堆積、乾癢進而鼻出血。因此鼻中隔的矯正一點都不簡單,特別是遇到鼻孔前面,也就是鼻中隔尾端彎曲(Caudal Deviation)的狀況,更需要加強處理,達到更好的效果。

有更多的統合分析研究可以給我們實務上的結論:若你有鼻塞的症狀且有鼻中隔彎曲,那麼同時矯正鼻中隔彎曲加上下鼻甲手術,可以達到比單純矯正鼻中隔彎曲更好的結果;就算單純矯正鼻中隔彎曲,也比完全不手術有更大的進步。

以經濟學的角度分析,一篇荷蘭的研究顯示,透過手術矯正鼻中隔彎曲長遠看來更有效益,光是改善生活、學習、工作、睡眠不說,術後減少的就醫與藥物使用,其實是CP值很高的,特別是在醫療品質高且價格合理的台灣。


鼻中隔彎曲可以怎麼矯正呢?



一般鼻中隔彎曲只要正統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師都可以輕鬆處理,特別是常在做鼻科手術的醫師。我自己也是用微創的方式為主,在黏膜下將彎曲突起的鼻中隔,在盡可能保存支撐性的前提下,切割、縫合、磨平,讓呼吸道更加通順。  然而,面對複雜的尾端彎曲(Caudal Deviation)或高位彎曲(High Deviation),除了造成呼吸的問題也會造成外觀的問題,這個處理是非常複雜且困難的。就像蓋房子修整支撐的樑柱,怎樣修復彎曲的樑柱卻不會引起房屋的塌陷、屋頂的位移,盡可能的讓呼吸道暢通,是個藝術的工程。


一般鼻中隔彎曲只要正統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師都可以輕鬆處理,特別是常在做鼻科手術的醫師。我自己也是用微創的方式為主,在黏膜下將彎曲突起的鼻中隔,在盡可能保存支撐性的前提下,切割、縫合、磨平,讓呼吸道更加通順。

然而,面對複雜的尾端彎曲(Caudal Deviation)高位彎曲(High Deviation),除了造成呼吸的問題也會造成外觀的問題,這個處理是非常複雜且困難的。就像蓋房子修整支撐的樑柱,怎樣修復彎曲的樑柱卻不會引起房屋的塌陷、屋頂的位移,盡可能的讓呼吸道暢通,是個藝術的工程。

其實近幾年來各方專精鼻科手術與顏面整型手術的醫師都提出自己的想法,也透過實驗證實這樣的效果與安全性。有些是走補強派的,透過更硬的支柱來拉直鼻中隔;有些是切割縫合派的,透過立體拼湊來重塑鼻中隔;有些則是縫合派的,透過線材來捆直鼻中隔。


然而,面對複雜的尾端彎曲(Caudal Deviation)或高位彎曲(High Deviation),除了造成呼吸的問題也會造成外觀的問題,這個處理是非常複雜且困難的。就像蓋房子修整支撐的樑柱,怎樣修復彎曲的樑柱卻不會引起房屋的塌陷、屋頂的位移,盡可能的讓呼吸道暢通,是個藝術的工程。  其實近幾年來各方專精鼻科手術與顏面整型手術的醫師都提出自己的想法,也透過實驗證實這樣的效果與安全性。有些是走補強派的,透過更硬的支柱來拉直鼻中隔;有些是切割縫合派的,透過立體拼湊來重塑鼻中隔;有些則是縫合派的,透過線材來捆直鼻中隔。我自己覺得每一種方法都是好方法,也有極限性。唯有透過詳細的檢查、耐心的病史詢問,以及手術中的精雕細琢,不侷限使用單一方式,而是就病人所需的狀況給予最適合的治療。所以我在鼻中隔彎曲的矯正中,總會花更多時間,切割、支撐、移動、縫補,來達成最大效果。


我自己覺得每一種方法都是好方法,也有極限性。唯有透過詳細的檢查耐心的病史詢問,以及手術中的精雕細琢,不侷限使用單一方式,而是就病人所需的狀況給予最適合的治療。所以我在鼻中隔彎曲的矯正中,總會花更多時間,切割、支撐、移動、縫補,來達成最大效果。


鼻中隔矯正手術有沒有什麼危險?


然而,鼻中隔矯正手術並不是沒有風險,除了手術會有極少數的狀況出現中隔血腫感染的狀況,其實也有可能因鼻塞復發而需要再手術。

一篇美國研究2萬多個兒童與近30萬個成人接受中隔手術後,兒童有2.9%有復發需要再次手術,成人約有1.1%需要再次手術。這些再手術的病人,兒童有9.4%需要功能性鼻整形來矯正,而成人有5.3%。

韓國的一篇研究則發現平均在鼻中隔矯正術6.2年後,可能會因為再次鼻塞而需要再手術。其中一半只要矯正鼻中隔,另一半需要合併功能性鼻整形手術。6成的再彎曲發生在鼻中隔中段,剩下4成的彎曲發生在未處理或是復發的尾端彎曲(Caudal Deviation)


你有鼻中隔彎曲嗎?快來仔細評估吧!


鼻中隔彎曲雖是常見的狀況,一但造成症狀仍然建議要積極的處理才能恢復良好的呼吸重建彎曲的外觀增加生活的動力與信心

但鼻中隔彎曲其實非常複雜,需要仔細的診斷與耐心的處理,修補的過程是精密且複雜的藝術工程。如果你有鼻中隔彎曲的問題,歡迎來找我們仔細評估,還給你最美好的呼吸。


參考資料

1. Nasal Septal Devia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Classification Systems Plast Surg Int . 2016;2016:7089123. doi: 10.1155/2016/7089123. Epub 2016 Jan 11.
2. Outcomes of Extracorporeal Septoplasty and Its Modifications in Treatment of Severe L-Strut Septal Devi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Meta-Analysis JAMA Facial Plast Surg . 2019 Dec 1;21(6):542-550. doi: 10.1001/jamafacial.2019.1020.
3.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3-Dimensional Printing Technology for Patients With Nasal Septal Deformities: A Multicenter Study Clinical Trial JAMA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 2018 Dec 1;144(12):1145-1152. doi: 10.1001/jamaoto.2018.2054.
4. Impact of Septal Deviation on Recurrent Chronic Rhinosinusitis after Primary Surgery: A Matched Case-Control Study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 2019 May;160(5):922-927. doi: 10.1177/0194599818815106. Epub 2018 Nov 27.
5. Impact of Treatment for Nasal Cavity Disorders on Sleep Quality: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Meta-Analysis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 2022 Apr;166(4):633-642. doi: 10.1177/01945998211029527. Epub 2021 Jul 13.
6. Throat Symptoms Before and After Septal Surgery in Adults With Nasal Septum Deviation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 2022 Jun 28;1945998221107545. doi: 10.1177/01945998221107545. Online ahead of print.
7. Septoplasty versus non-surgical management for nasal obstruction in adults with a deviated septum: economic evaluation alongsid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BMC Med . 2020 May 1;18(1):101. doi: 10.1186/s12916-020-01562-5.
8. A Prospective Study of Outcomes of Septoplasty with Turbinate Reductions in Patients with Allergic Rhinitis Observational Study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 2019 Jun;160(6):1118-1123. doi: 10.1177/0194599819838761. Epub 2019 Mar 26.
9. Septoplasty Effect on the Enhancement of Airflow Distribution and Particle Deposition in Nasal Cavity: A Numerical Study Healthcare (Basel) . 2022 Sep 5;10(9):1702. doi: 10.3390/healthcare10091702.
10. Septoplasty versus septoplasty with turbinate reduction for nasal obstruction due to deviated nasal septum: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Rhinology . 2022 Sep 23. doi: 10.4193/Rhin22.157. Online ahead of print.
11. Septoplasty with or without concurrent turbinate surgery versus non-surgical management for nasal obstruction in adults with a deviated septum: a pragmatic,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Lancet . 2019 Jul 27;394(10195):314-321. doi: 10.1016/S0140-6736(19)30354-X. Epub 2019 Jun 18.
12. North American survey and systematic review on caudal Septoplasty 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 2020 Jun 8;49(1):38. doi: 10.1186/s40463-020-00435-4
13. Endonasal Septoplasty Using a Septal Cartilaginous Batten Graft for Managing Caudal Septal Deviation Healthcare (Basel) . 2022 Sep 11;10(9):1739. doi: 10.3390/healthcare10091739.
14. A novel surgical technique to correct caudal and high dorsal septal deviations: L-shape cutting and suturing on the septal L-strut (L-septoplasty) Laryngoscope Investig Otolaryngol . 2021 Jun 21;6(4):623-627. doi: 10.1002/lio2.607. eCollection 2021 Aug.
15. Effectiveness of modified cutting and suture technique for endonasal caudal septoplasty in correcting nasal obstruction and preventing nasal tip projection loss 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 2021 Jun 16;50(1):35. doi: 10.1186/s40463-021-00516-y.
16. Triangular excision and submucosal rejoining to correct horizontally folded caudal nasal septum Int Forum Allergy Rhinol . 2019 Nov;9(11):1381-1386. doi: 10.1002/alr.22378. Epub 2019 Aug 23.
17. Use of a crossing suture to correct caudal septal deviations Int Forum Allergy Rhinol . 2019 Aug;9(8):939-943. doi: 10.1002/alr.22347. Epub 2019 May 11.
18. Septal Cartilage Traction Suture Technique for Correction of Caudal Septal Deviation Observational Study Laryngoscope . 2020 Dec;130(12):E758-E763. doi: 10.1002/lary.28516. Epub 2020 Feb 10.
19. Anterior Nasal Spine Relocation for Caudal Septal Deviation: A Case Series and Discussion of Common Scenarios  Aesthetic Plast Surg . 2020 Apr;44(2):501-507. doi: 10.1007/s00266-019-01568-2. Epub 2019 Dec 9.
20. Anterior Septal Reconstruction for Treatment of Severe Caudal Septal Deviation: Clinical Severity and Outcomes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 2015 Jul;153(1):27-33. doi: 10.1177/0194599815582176. Epub 2015 Apr 16.
21. Septoplasty Revision Rates in Pediatric vs Adult Populations JAMA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 2022 Oct 6. doi: 10.1001/jamaoto.2022.3041. Online ahead of print.
22. Common Sites, Etiology, and Solutions of Persistent Septal Deviation in Revision Septoplasty Clin Exp Otorhinolaryngol . 2018 Dec;11(4):288-292. doi: 10.21053/ceo.2017.01788. Epub 2018 Jul 20.


2022年11月22日 星期二

▍微創手術完會怎樣?微創鼻部手術與功能性美容性鼻整形的術後照顧

作者:劉承信醫師(Cheng Hsin Liu, MD


鼻子手術後由於分泌物增加、結痂產生、腫脹等現象,在術後修復並不是線性的感受,而是時好時壞,但整體而言往好的方向前進。  術後3天: 鼻部通暢與恢復程度約20-30%,仍有不少分泌物、血塊等等。  術後1週: 鼻部通暢與恢復程度約40-50%,僅有少量分泌物、結痂等等。  術後2週: 鼻部通暢與恢復程度約70-80%,偶有微量分泌物、結痂等等。  術後4週: 鼻部通暢與恢復程度約90-100%,傷口完全復原、鼻子暢通。


不管您是正在評估做手術、希望能夠做手術還是已經接觸過手術的朋友,透過這篇文章都可以清楚說明可能會遇到的狀況,讓您不至於手忙腳亂,也能夠更安心的照護。

對於恢復的天數與比例會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狀況有差異,較小的治療範圍(如下鼻甲無線電波、旋轉刀)會比較大的治療範圍(如加上鼻中隔矯正、鼻骨整型)有更快的恢復,個人詳細情形若有疑問,請隨時跟我們聯絡。


微創手術術後說明與注意事項


1. 可能有的症狀:

在適當的麻醉下並不會感覺到疼痛,在微創手術後1-3天最不舒服的時候,短期內的分泌物增加與結痂,會讓整個鼻部的悶塞與不舒服

因麻醉漸退、傷口恢復與止血用品的填塞可能有頭暈、鼻塞、疼痛、臉腫、鼻子腫、流眼淚、鼻分泌物有血絲、口水有血絲等現象。但狀況會一天比一天更好唷。

2. 可能有的併發症:

術後出血、感染、沾黏都是少見但可能發生的,但通常透過適當且快速地介入處理,都可以很快的恢復。

術中會使用內視鏡與微創器械以及相對應的術後的止血用品,還有術後照護用的洗鼻衛生用品,亦可搭配使用其他止血凝膠、膠原蛋白或生長因子增進修復。透過飲食的控制術後洗鼻的照護,搭配術後注意事項,可以恢復更好! 

3. 可以做的事情:

術後除了分泌物與悶塞感,其實可以正常工作上班上課,但保守上術後1-3天建議冰敷預防出血與減輕疼痛,盡量平躺休息或從事靜態的工作避免擤鼻涕、打噴嚏、咳嗽,因分泌物較多可能需要張口呼吸,可使用保濕漱口水避免口乾。

4. 術後回診與局部治療:

術後24-48小時即可初步移除鼻止血用品與傷口分泌物,移除後仍會因結痂、組織分泌物與血塊漸漸塞住,但會日漸好轉。依照個人恢復狀況約有2-3次左右回診。

微創手術因不用住院,返家休息後會建議第一次回診於術後24-48小時,接著一週內再回診1-2次。之後2-3週共回診2次左右,但須依照個人狀況而定。


返家照護注意事項:


飲食禁忌:

一個月內請盡量避免菸、酒等刺激性物質使用,減少太辣、太燙、太補等會造成血壓升高的刺激性食物,可降低出血機率,也避免影響傷口修復。 

環境控制:

一個月內請盡量避免出入空氣品質較差、粉塵較多的地方,也應先暫緩使用三溫暖、做日光浴等高溫之環境;出入公共場所建議配戴口罩,可減少出血,避免影響傷口修復。 

活動強度:

術後一週內請盡量維持靜態活動,避免彎腰低頭出力;術後二到四週可進行輕度運動一個月內須盡量避免需要高強度有氧運動、需閉氣出力的高強度重訓。 

出血情形:

術後出現鮮血不斷從鼻子前面滴出且壓迫後無法止血,或是不斷吞到鮮血造成嗆咳,應立即回診。術後 3 天血水分泌物較多, 可能會看到深色的鼻涕;術後一週偶爾會有血絲出現在口水與鼻水中;術後二週會更少出現。 

個人洗鼻:

避免打噴嚏、大力擤鼻涕、挖鼻孔,配合醫囑的藥物按時服用。術後約3-7天之內可以開始以生理食鹽水洗鼻,增進鼻部舒適度,建議持續2-4週。



復原進度:



鼻子手術後由於分泌物增加、結痂產生、腫脹等現象,在術後修復並不是線性的感受,而是時好時壞,但整體而言往好的方向前進。  術後3天: 鼻部通暢與恢復程度約20-30%,仍有不少分泌物、血塊等等。  術後1週: 鼻部通暢與恢復程度約40-50%,僅有少量分泌物、結痂等等。  術後2週: 鼻部通暢與恢復程度約70-80%,偶有微量分泌物、結痂等等。  術後4週: 鼻部通暢與恢復程度約90-100%,傷口完全復原、鼻子暢通。


鼻子手術後由於分泌物增加、結痂產生、腫脹等現象,在術後修復並不是線性的感受,而是時好時壞,但整體而言往好的方向前進

術後3天:
鼻部通暢與恢復程度約20-30%,仍有不少分泌物、血塊等等。 
術後1週:
鼻部通暢與恢復程度約40-50%,僅有少量分泌物、結痂等等。 
術後2週:
鼻部通暢與恢復程度約70-80%,偶有微量分泌物、結痂等等。 
術後4週:
鼻部通暢與恢復程度約90-100%,傷口完全復原、鼻子暢通。


2022年8月30日 星期二

▍ 劉承信醫師受邀演講「功能性鼻整形」-2022年耳鼻喉暨頭頸外科醫學會隨筆

作者:劉承信醫師(Cheng Hsin Liu, MD




耳鼻喉暨頭頸外科醫學會-全國耳鼻喉科醫師聚集的盛會





耳鼻喉暨頭頸外科醫學會可謂是我們耳鼻喉科出身的醫師每年的重要聚集,各大醫院從老到少通常都會積極參與。每年的學會我都很珍惜,除了可以了解一下耳鼻喉科領域最新的科學進展、各醫院團隊的研究方向、更厲害的儀器工具,更能跟各地打拼的三五好友聯絡感情。

今年有幸被規劃「顏面整型論壇」的凃智文理事長邀請,跟大家分享改善鼻子呼吸、嗅覺甚至外觀的「功能性鼻整形」的進展與作法。在鼻整形與顏面整型這塊領域當中,除了引領我入門的學長,也是我技術的老師許英哲醫師以外,對我最有啟發與幫助的就是凃醫師了。

耳鼻喉科暨頭頸外科之下還有很多次專科的學門分類,例如耳科、鼻科、喉科、頭頸腫瘤、顏面整型重建、小兒,每個領域都是無垠無涯,越鑽研越是深感自己不足。所以我非常珍惜能有這樣的機會跟其他醫師交流討論,進而被啟發新的想法。



廣義來說,改善鼻子功能的手術即是功能性鼻整形





在演講當中,首先我提到整型(plasty),即是透過專業的技術,讓身體被修復、被重建、被取代的過程;坊間常常聽到的鼻整型(Rhinoplasty)則是專指發生在鼻部的整型手術;而我們專長的不只在乎外觀,更在乎鼻子的功能(Functional Rhinoplasty)。

這一切的概念與技術除了要有深厚紮實的解剖基礎,這兩年多除了臨床病人也接觸了許多大體老師的鼻子,讓我越來越理解人體的奧妙。只要有一點點細微精妙的改變,就可以帶來功能的轉變,進而讓生活更好。

近幾年有很多新的技術與研究,也慢慢讓整功能性鼻手術有更大的發展,無線射頻、旋轉刀抽吸、身體其他部位軟骨的轉植重建,各種研究均顯示這些手術,大大的改善了鼻塞的症狀,也帶來了更好的生活。


學無止境,只能持續精進





除了跟同好們分享功能性鼻整形外,也在現場聆聽了很多醫師的分享與討論,對於鼻功能的改善與鼻外型的重建又多了些新的眼光。

醫學與手術,就是這樣同時帶著與時俱進的科技感、逐步反省的實證科學、同時帶著藝術上的精雕細琢,我想這是身為醫師的辛苦之處,卻也是迷人之處。不忘本心,希望能在自我的每個微小的進步當中,讓更多人因此得到幫助。

2021年6月2日 星期三

▍關於洗鼻你一定要知道的事情(下):洗鼻子要怎麼洗?一步一步告訴你!


作者:劉承信醫師(
Cheng Hsin Liu, MD


洗鼻子聽起來很嚇人,但其實很輕鬆;聽起來很複雜,但其實很簡單。我們從小是父母洗澡,到長大自己洗澡,已經完全習以為常,一邊洗澡想事情哼歌都可以。而洗鼻子,只要稍加練習,也可以輕鬆洗鼻,但大概沒辦法一邊哼歌啦哈哈。


洗鼻子聽起來很嚇人,但其實很輕鬆;聽起來很複雜,但其實很簡單。我們從小是父母洗澡,到長大自己洗澡,已經完全習以為常,一邊洗澡想事情哼歌都可以。而洗鼻子,只要稍加練習,也可以輕鬆洗鼻,但大概沒辦法一邊哼歌啦哈哈。

廢話不多說,網路資訊、衛教文章介紹已經一大堆,直接逐步說明給你聽。
還沒有看過上一篇的人也可以先看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家私款起來!





洗鼻子第一步:家私傳好,準備一個洗鼻器先!



擠壓推注型:針筒式、NeilMed耐而美塞那靈、U-MEDENEMA優美洗鼻擠壓球  最大的好處是方便使用直觀、清洗方便(擠壓球除外!)、攜帶最便利、小兒接受度相對高,網路一堆影片用這針筒就可以洗出一堆鼻涕,誠所謂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壞處是水量控制困難、需要自己沖泡、開口小放鹽巴或水不方便、技巧控制上個人並不習慣。  針筒式在台灣一般醫療用品器材有時候比較難找,可以上網看看;另外優美洗鼻擠壓球在使用過程比我想的不穩定,然後洗完後的水非常難清= =   重力下流型:Mycare邁康、SK士康、其他洗鼻壺  最大的好處是水流穩定、大港、洗鼻徹底,方便使用;網路上有醫師特別推薦此類產品,我自己覺得多數病人都適用,鼻孔貼合度佳。壞處是仍得自己沖泡,有些人覺得溺水感稍微明顯,沖完後有些人覺得滯留感多一點點,我自己覺得不會。  這兩個牌子基本上一樣,手感組裝看個人喜好,個人覺得Mycare在控制流量上、瓶身開口上都更好用一點。  壓力噴灑型:Physiomer舒喜滿  最大好處是法國原裝超省事免沖泡,網路衛教影片完整,有一般型、加強型、高張型、溫和型,我自己只用過前兩個,對於局部血塊分泌物清除效果不錯,我很多病人用這個反應也很好;壞處是費用高,流量較小壓力較大初始刺激感較強,另外就是我覺得噴嘴跟鼻孔沒有很合。  關於這種省事型的懶人我在使用過所有洗鼻器以後還是覺得不錯,對於不需要長期洗鼻的朋友,水溫水量濃度對我來講都太煩了,所以如果只是術後短期使用,保險又有給付的情形,個人覺得或許是個方便的選擇。  電子脈動型:未列出比較(因為全部買太貴了,唯一有買的是小朋友用的大象機,要放到小朋友鼻孔都很難,所以未知效果XD)


身為一個耳鼻喉科醫師,秉持著嘗試的精神,基本上耳鼻喉科相關的檢查或處置我都自己嘗試了一番,洗鼻器當然也不能例外。教課書當中強調,大水量、低強度更能將生理食鹽水或清洗液深入鼻竇鼻腔,然後舒適方便的洗鼻也很重要,到底哪個才是最好的選擇呢?

洗鼻器成百上千種,每個地區都有不同的流行,牌子實在太多,大概的分類與台灣常見的有以下:

擠壓推注型針筒式、NeilMed耐而美塞那靈、U-MEDENEMA優美洗鼻擠壓球

最大的好處是方便使用直觀、清洗方便(擠壓球除外!)、攜帶最便利、小兒接受度相對高,網路一堆影片用這針筒就可以洗出一堆鼻涕,誠所謂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壞處是水量控制困難、需要自己沖泡、開口小放鹽巴或水不方便、技巧控制上個人並不習慣

針筒式在台灣一般醫療用品器材有時候比較難找,可以上網看看;另外優美洗鼻擠壓球在使用過程比我想的不穩定,然後洗完後的水非常難清= = 

重力下流型Mycare邁康、SK士康、其他洗鼻壺

最大的好處是水流穩定、大港、洗鼻徹底,方便使用;網路上有醫師特別推薦此類產品,我自己覺得多數病人都適用,鼻孔貼合度佳。壞處是仍得自己沖泡,有些人覺得溺水感稍微明顯,沖完後有些人覺得滯留感多一點點,我自己覺得不會。

這兩個牌子基本上一樣,手感組裝看個人喜好,個人覺得Mycare在控制流量上、瓶身開口上都更好用一點。

壓力噴灑型Physiomer舒喜滿

最大好處是法國原裝超省事免沖泡,網路衛教影片完整,有一般型、加強型、高張型、溫和型,我自己只用過前兩個,對於局部血塊分泌物清除效果不錯,我很多病人用這個反應也很好;壞處是費用高,流量較小壓力較大初始刺激感較強,另外就是我覺得噴嘴跟鼻孔沒有很合。

關於這種省事型的懶人我在使用過所有洗鼻器以後還是覺得不錯,對於不需要長期洗鼻的朋友,水溫水量濃度對我來講都太煩了,所以如果只是術後短期使用,保險又有給付的情形,個人覺得或許是個方便的選擇。

電子脈動型:未列出比較(因為全部買太貴了,唯一有買的是小朋友用的大象機,要放到小朋友鼻孔都很難,所以未知效果XD)


擠壓推注型:針筒式、NeilMed耐而美塞那靈、U-MEDENEMA優美洗鼻擠壓球  最大的好處是方便使用直觀、清洗方便(擠壓球除外!)、攜帶最便利、小兒接受度相對高,網路一堆影片用這針筒就可以洗出一堆鼻涕,誠所謂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壞處是水量控制困難、需要自己沖泡、開口小放鹽巴或水不方便、技巧控制上個人並不習慣。  針筒式在台灣一般醫療用品器材有時候比較難找,可以上網看看;另外優美洗鼻擠壓球在使用過程比我想的不穩定,然後洗完後的水非常難清= =   重力下流型:Mycare邁康、SK士康、其他洗鼻壺  最大的好處是水流穩定、大港、洗鼻徹底,方便使用;網路上有醫師特別推薦此類產品,我自己覺得多數病人都適用,鼻孔貼合度佳。壞處是仍得自己沖泡,有些人覺得溺水感稍微明顯,沖完後有些人覺得滯留感多一點點,我自己覺得不會。  這兩個牌子基本上一樣,手感組裝看個人喜好,個人覺得Mycare在控制流量上、瓶身開口上都更好用一點。  壓力噴灑型:Physiomer舒喜滿  最大好處是法國原裝超省事免沖泡,網路衛教影片完整,有一般型、加強型、高張型、溫和型,我自己只用過前兩個,對於局部血塊分泌物清除效果不錯,我很多病人用這個反應也很好;壞處是費用高,流量較小壓力較大初始刺激感較強,另外就是我覺得噴嘴跟鼻孔沒有很合。  關於這種省事型的懶人我在使用過所有洗鼻器以後還是覺得不錯,對於不需要長期洗鼻的朋友,水溫水量濃度對我來講都太煩了,所以如果只是術後短期使用,保險又有給付的情形,個人覺得或許是個方便的選擇。  電子脈動型:未列出比較(因為全部買太貴了,唯一有買的是小朋友用的大象機,要放到小朋友鼻孔都很難,所以未知效果XD)


利益揭露:沒在跟你業配。大多數洗鼻器來源是透過Physiomer舒喜滿洗鼻器的業務與高醫樓下的杏一醫療用品店長,跟各家常見廠商申請試用而來;NeilMed耐而美塞那靈洗鼻器則是參加顏面整型醫學會時廠商攤位的試用品;Mycare邁康洗鼻器是我個人購入。除以上試用品以外無任何金錢利益或贊助,只代表個人使用經驗。

洗鼻子的第二步:準備洗鼻鹽


一般而言,洗鼻器都會有相配和的洗鼻鹽可以購買,亦可以自己買無碘鹽泡製。有些人還會使用其他添加物,建議除了有實驗認證的添加物,其他還是以生理食鹽水為準。

洗鼻子的第三部:準備臉盆或到洗手台


有些人會趁著洗澡的時候順便洗鼻,也是一個方式。


買了洗鼻器不會用?我教你~



泡!:洗澡水先放好,洗鼻水要先泡好2.沖!:彎腰、歪頭、嘴呼吸


泡!:洗澡水先放好,洗鼻水要先泡好


(1)濃度建議: 先買(泡)個等張生理食鹽水(0.9%)試試看吧!  絕大多數的研究與建議或使用生理食鹽水。等張濃度生理食鹽水(0.9%)與高張濃度的比較在近期有更多論文,有越來越多研究認為高張高濃度的生理食鹽水會有更好的效果,但還沒有到定論。我自己建議初學者用等張生理食鹽水就可以有足夠的效果。   目前有些實驗會添加木糖醇(Xylitol)來抗菌與增加免疫、玻尿酸鈉(Sodium Hyaluronate)、木葡聚醣(Xyloglucan)來降低細菌附著,以及含有中草藥成份的洗鼻劑,目前零星研究都有著不錯的效果。    有洗總比沒洗好,剛開始不用學習怎麼泡製,直接買現成的生理食鹽水試試看;進階一點可以買洗鼻鹽按照商品上的說明沖泡;再更省一點可以購買無碘鹽溶在殺菌過後的水裡(如4.5g鹽巴溶解在500ml水裡即可製備成等張生理食鹽水)  (2)水溫建議:比室溫略溫即可,方便舒適更重要!  根據研究,不管是40度的溫水或室溫的水都可以增加鼻纖毛擺動,所以這幾年的建議會以室溫或微溫,感覺方便舒適即可。25-35度最剛好,不然低溫太刺激、高溫會燙鼻。  (3)水質建議:無菌操作很重要   使用煮沸或殺菌過的水會是比較好的方式,或是直接購買生理食鹽水或乳酸林格氏液(Lactate Ringer’s soultion)。在鼻竇手術過的病人,無菌的洗鼻更重要唷。


(1)濃度建議: 先買(泡)個等張生理食鹽水(0.9%)試試看吧!

絕大多數的研究與建議或使用生理食鹽水。等張濃度生理食鹽水(0.9%)與高張濃度的比較在近期有更多論文,有越來越多研究認為高張高濃度的生理食鹽水會有更好的效果,但還沒有到定論。我自己建議初學者用等張生理食鹽水就可以有足夠的效果。

目前有些實驗會添加木糖醇(Xylitol)來抗菌與增加免疫玻尿酸鈉(Sodium Hyaluronate)木葡聚醣(Xyloglucan)來降低細菌附著,以及含有中草藥成份的洗鼻劑,目前零星研究都有著不錯的效果。 

有洗總比沒洗好,剛開始不用學習怎麼泡製,直接買現成的生理食鹽水試試看;進階一點可以買洗鼻鹽按照商品上的說明沖泡;再更省一點可以購買無碘鹽溶在殺菌過後的水裡(如4.5g鹽巴溶解在500ml水裡即可製備成等張生理食鹽水)

(2)水溫建議:比室溫略溫即可,方便舒適更重要! 

根據研究,不管是40度的溫水或室溫的水都可以增加鼻纖毛擺動,所以這幾年的建議會以室溫或微溫,感覺方便舒適即可。25-35度最剛好,不然低溫太刺激、高溫會燙鼻。 

(3)水質建議:無菌操作很重要 

使用煮沸或殺菌過的水會是比較好的方式,或是直接購買生理食鹽水或乳酸林格氏液(Lactate Ringer’s soultion)。在鼻竇手術過的病人,無菌的洗鼻更重要唷。

沖!:彎腰、歪頭、嘴呼吸



(1)彎腰:其實是身體前傾、眼看腳尖的這個角度即可,當然搭配洗手台高度可以彎腰無妨。除了清洗深入鼻竇以外,可以避免造成嗆咳;清洗的食鹽水流到嘴巴大概無法避免,但彎腰可以避免流到喉嚨造成嗆咳。  (2)歪頭:歪頭主要也是為了讓清洗的食鹽水可以從另一邊的鼻孔流出,通常會建議洗鼻器放入的鼻孔是在比較高的那側,也就是離地較遠的那側。這樣的做法也可以減少耳咽管的刺激。  (3)嘴呼吸:張口呼吸可以將讓軟齶與後咽關閉(Velopharynx),使得洗鼻時清洗液更不會跑到口咽喉造成嗆咳。


鼻竇手術後因打開了鼻竇開口成為開放性通道,最標準的其實是「跪姿,頭抵地板」的方式來洗鼻,可以達到最深入鼻竇的效果(特別是上頜竇與額竇)。但基本上的洗鼻子不需要這麼嚴苛,掌握動作「彎腰、歪頭、嘴呼吸」即可。

(1)彎腰:其實是身體前傾、眼看腳尖的這個角度即可,當然搭配洗手台高度可以彎腰無妨。除了清洗深入鼻竇以外,可以避免造成嗆咳;清洗的食鹽水流到嘴巴大概無法避免,但彎腰可以避免流到喉嚨造成嗆咳

(2)歪頭:歪頭主要也是為了讓清洗的食鹽水可以從另一邊的鼻孔流出,通常會建議洗鼻器放入的鼻孔是在比較高的那側,也就是離地較遠的那側。這樣的做法也可以減少耳咽管的刺激

(3)嘴呼吸:張口呼吸可以將讓軟齶與後咽關閉(Velopharynx),使得洗鼻時清洗液更不會跑到口咽喉造成嗆咳。

等到這些準備姿勢完成之後,就可以開始洗鼻子啦!建議水量從小到大、從外側到內側來增加適應時間、減少衝擊感唷。


擤!:輕柔將鼻內的水排出


洗完之後,部分液體可能暫時停留在鼻竇與鼻腔當中,有時候隔一陣子才會慢慢排出。洗完後可以緩慢搖晃頭部,透過輕柔的鼻部按摩與擤鼻涕,將水擤出來


洗鼻很容易,還有幾個小叮嚀要注意!



洗鼻器的清洗很重要、通常一天1-2次即可洗鼻子有什麼危險性嗎?  (1) 跑錯位置:軟齶關閉不全容易嗆到,如沖洗時可能因為壓力姿勢的因素,跑進耳咽管造成中耳炎、耳痛,亦可能造成頭痛、鼻子痛。  (2) 過度刺激:可能跟加入的添加物與過高濃度的鹽水,又或者是過高過低的溫度,造成粘膜腫脹的刺激感。另外也有少數人因為鼻黏膜較薄,高速沖洗時可能會有流鼻血的現象,通常會自然痊癒。  (3) 感染:沒有消毒的瓶子可能會將細菌病毒沖洗到鼻竇鼻腔深處,甚至造成嚴重的鼻部、耳朵甚至腦部的感染。


洗鼻器的清洗很重要

洗鼻器要每次清洗消毒風乾,以免瓶口滋生細菌(格蘭氏陰性菌),若將細菌沖洗入鼻竇可就不好了。一般而言建議約3-6個月更換一次瓶子唷

到底多久洗一次?

洗鼻子不是多多益善,通常一天1-2次即可,真的塞得很嚴重部分病人或可以嘗試再增加次數。清洗完後加上鼻噴劑,對治療更有效果。

洗鼻子有什麼危險性嗎?

(1) 跑錯位置軟齶關閉不全容易嗆到,如沖洗時可能因為壓力姿勢的因素,跑進耳咽管造成中耳炎、耳痛,亦可能造成頭痛、鼻子痛。

(2) 過度刺激可能跟加入的添加物與過高濃度的鹽水,又或者是過高過低的溫度,造成粘膜腫脹的刺激感。另外也有少數人因為鼻黏膜較薄,高速沖洗時可能會有流鼻血的現象,通常會自然痊癒。

(3) 感染沒有消毒的瓶子可能會將細菌病毒沖洗到鼻竇鼻腔深處,甚至造成嚴重的鼻部、耳朵甚至腦部的感染

鼻子症狀的困擾我知道,只要掌握訣竅、按部就班的洗鼻,加上適當的飲食、藥物甚至手術治療,相信可以讓鼻子的症狀與困擾大大降低。


參考文獻


1. European Position Paper on Rhino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 2020 Rhinology . 2020 Feb 20;58(Suppl S29):1-464.  Q1 IF: 3.019
2. Saline nasal irrigation for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aediatr Respir Rev . 2020 Nov;36:151-158.   Q1 IF: 2.716
3.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evalu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of spray and irrigation devices within the sinonasal cavities Int Forum Allergy Rhinol . 2019 Sep;9(9):958-970. Q1  IF: 2.611
4. How does sinus surgery affect topical irrigation distribution? Curr Opin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 2018 Feb;26(1):21-26. doi: 10.1097/MOO.0000000000000429. Q3IF: 1.607
5. Nasal saline irrigation: a clinical update Int Forum Allergy Rhinol . 2019 May;9 Q1 IF: 2.611
6. Does Heating up Saline for Nasal Irrigation Improve Mucociliary Function in Chronic Rhinosinusitis? Am J Rhinol Allergy . 2018 Mar;32(2):106-111. doi: 10.1177/1945892418762872. Q2IF: 1.943
7. Squeeze bottle versus syringe nasal saline irrigation for persistent allergic rhinitis -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hinology . 2020 Oct 1;58(5):460-464.  Q1  IF: 3.019


2021年4月30日 星期五

▍關於洗鼻你一定要知道的事情(上):鼻竇炎過敏好難受,鼻沖洗洗鼻子到底有沒有用?


作者:劉承信醫師(
Cheng Hsin Liu, MD


就像洗頭洗澡一樣,我們人自古以來就懂得用水來洗淨身上的污穢來達到清潔。然而當談到「鼻沖洗」或「洗鼻子」時,第一個聯想到的可能是過往被水嗆到的不舒服感。到底該不該洗鼻子呢?洗鼻子是要洗去鼻子裡的髒污嗎?洗鼻子會很危險嗎?到底要怎麼洗鼻子呢?  先說結論:洗鼻子雖然有些不舒服,但經過練習與習慣後的接受度其實很高,在規律長期的清洗下,對於過敏性鼻炎、鼻竇炎、感冒與鼻子手術後都可以顯著減少鼻子的症狀,是天然又低風險的輔助治療方式,值得大家一起來了解!


就像洗頭洗澡一樣,我們人自古以來就懂得用水來洗淨身上的污穢來達到清潔。然而當談到「鼻沖洗」或「洗鼻子」時,第一個聯想到的可能是過往被水嗆到的不舒服感。到底該不該洗鼻子呢?洗鼻子是要洗去鼻子裡的髒污嗎?洗鼻子會很危險嗎?到底要怎麼洗鼻子呢?

先說結論:洗鼻子雖然有些不舒服,但經過練習與習慣後的接受度其實很高,在規律長期的清洗下,對於過敏性鼻炎、鼻竇炎、感冒與鼻子手術後都可以顯著減少鼻子的症狀,是天然又低風險的輔助治療方式,值得大家一起來了解!

洗鼻子的文章與教學已經很多,預計會分成兩個部分跟大家介紹
1. 為什麼要洗鼻子?洗鼻子到底有沒有用?
2. 洗鼻子到底該要怎麼洗?最齊全的介紹在這裡

正常鼻子每天已有1公升的黏液幫我們的鼻子自動清潔



病毒感冒、過敏鼻炎、鼻竇發炎或是手術後的血塊分泌物,造成整個鼻黏膜清除效率降低,這時候就可以透過外來的生理食鹽水鼻沖洗/洗鼻子,來加強原本功能。


鼻內的粘膜跟一般呼吸道的粘膜一樣,都是偽複層纖毛柱狀上皮 (Pseudostratified Ciliated Columnar Epithelium),有小小的纖毛擺動可以排出髒污;另外又多了分泌鼻黏液保護粘膜的杯狀細胞(Globet Cell)

杯狀細胞與纖毛細胞共同分泌兩層液態保護層(Gel layer and Sol layer)在鼻黏膜上,再加上纖毛擺動,可以過濾排除0.5微米(μm)的小髒污每10-15分鐘基本上就會更新一次保護層,鼻子根本是效率良好的空氣清淨機呀!

但若因為病毒感冒、過敏鼻炎、鼻竇發炎或是手術後的血塊分泌物,造成整個鼻黏膜清除效率降低,這時候就可以透過外來的生理食鹽水鼻沖洗/洗鼻子,來加強原本功能。

以下幫大家瀏覽了近幾年的重要研究、論文發表與臨床指引加上自身的經驗,希望能讓大家更了解洗鼻的重要性與方法。


小朋友每天過敏打噴嚏,過敏性鼻炎洗鼻子有用嗎?



根據這幾年比較新的研究顯示,一不管成人或小孩,洗鼻子比起沒洗鼻子,四周後病人自覺症狀有改善,四周到三個月時症狀仍持續改善。如果一開始已經有在使用類固醇鼻噴劑或口服抗組織胺的話,有沒有洗鼻子其實症狀嚴重度的效果並不顯著。  不管是極低量洗(5ml/nostril per application)、低量洗(5-60ml/nostril per application)、高量洗(>60ml/nostril per application)在四周的使用後都有效過,在四周後到六個月內反而高量洗效果不顯著。不管是使用等張食鹽水或高張食鹽水都有效果,但高張效果可能較好。


過敏性鼻炎與非過敏性鼻炎,無論是基因、免疫功能、自律神經與環境因素(空氣污染、花粉塵瞞、冷熱溫差)都可能會造成鼻塞過敏,大大的降低生活品質。除了最主要的三大症狀:流鼻水、打噴嚏及鼻塞,另外還會合併有眼睛癢、黑眼圈、嗅覺降低、頭暈目眩等症狀

常見的治療與預防可以靠「預防、環境、營養」生活調整、抗組織胺或口服去充血劑等口服藥,以及方便好用的鼻噴劑(類固醇、抗組織胺)。而生理食鹽水的洗鼻子或鼻沖洗,則是天然有效又方便的好方法唷

根據這幾年比較新的研究顯示,一不管成人或小孩,洗鼻子比起沒洗鼻子,四周後病人自覺症狀有改善,四周到三個月時症狀仍持續改善。如果一開始已經有在使用類固醇鼻噴劑或口服抗組織胺的話,有沒有洗鼻子其實症狀嚴重度的效果並不顯著。

不管是極低量洗(5ml/nostril per application)、低量洗(5-60ml/nostril per application)、高量洗(>60ml/nostril per application)在四周的使用後都有效過,在四周後到六個月內反而高量洗效果不顯著。不管是使用等張食鹽水或高張食鹽水都有效果,但高張效果可能較好。


感冒鼻竇炎黃鼻涕好難受,洗鼻子會有幫助嗎?



1. 小孩與成人的感冒、急性病毒性鼻竇炎:可以改善症狀,可以使用2. 成人的急性病毒後鼻竇炎:理論上有效,但沒有特別建議3. 成人的細菌性鼻竇炎:資料不足,沒有特別建議4. 小孩與成人的慢性鼻竇炎:有效,建議使用!5. 針對鼻及鼻竇手術後:有效,建議使用


鼻竇炎,就是影響鼻腔同時也影響鼻竇的感染,常見有上頷竇(87%)、篩竇(65%)、蝶竇(39%)、額竇(32%)。最主要是鼻塞腫脹、濃稠鼻涕、臉頰與上牙齦悶脹;另外也有可能有發燒、無力、頭痛、聞味困難、咳嗽與耳悶、咳嗽等症狀。

治療的方式有生活調整如適度補充水分、增加空氣濕度、遠離過敏原、避免吸菸與二手菸,都是最基本的防禦原則。另外除了藥物以外,鼻沖洗或洗鼻針對不同的診斷與年齡,會有著不同的建議唷

1. 小孩與成人的感冒、急性病毒性鼻竇炎可以改善症狀,可以使用

感冒時使用食鹽水沖洗鼻腔,可以減少鼻分泌物的產生與鼻塞的感受,對於之後抗組織胺等藥物的使用可以更減少。雖然沖洗後偶爾有鼻子輕微出血、耳朵有悶塞感等症狀,但相對於帶來的好處,對於可以接受的病人,洗鼻子是個可以參考的治療選項。

另外根據2020年針對嬰幼兒的研究,沖洗鼻子對於鼻子症狀有明顯改善,但對於其他感冒的呼吸道症狀沒有幫助,不過可以減少之後演變成嚴重鼻竇炎的機會。

2. 成人的急性病毒後鼻竇炎:理論上有效,但沒有特別建議

使用較高水量(250ml)的溫鹽水沖洗可以減少黃鼻涕與鼻涕倒流;有些研究則顯示經過六週後也沒有比較改善,理論上有效但沒有特別建議使用。

3. 成人的細菌性鼻竇炎:資料不足,沒有特別建議

有研究顯示比較高張水噴霧、等張食鹽水噴霧,與不噴霧狀況下治療後,三組在治療的症狀改善與病程長短並沒有顯著差異,所以沒有特別建議要沖洗。

4. 小孩與成人的慢性鼻竇炎:有效,建議使用!

大多數的研究有正面效益,沖洗時間3-12個月會比起3個月內的沖洗更有效果;不管有沒有鼻息肉,在經過一個月的沖洗對於症狀改善都有幫助。根據研究,副作用不顯著以外,有三分之二的小孩可以接受。

5. 針對鼻及鼻竇手術後:有效,建議使用

目前的研究都已經稍微過時,但仍然建議可以用較高水量的等張生理食鹽水,在術後24-48小時後即可進行鼻沖洗洗鼻


洗鼻子對於過敏性鼻炎、鼻竇炎、感冒與鼻子手術後都可以顯著減少鼻子的症狀


生理食鹽水的鼻部沖洗廣泛使用在鼻竇炎、過敏性鼻炎、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甚至是鼻腔手術後。對於鼻竇炎或鼻部手術後傷口,每日高濃度生理食鹽水沖洗(>150ml),經過3個月可以減緩症狀;對過敏性鼻炎,少部分研究顯示連續沖洗四周以上會有症狀的改善。

洗鼻子雖然有些不舒服,但經過練習與習慣後的接受度其實很高,在規律長期的清洗下,對於過敏性鼻炎、鼻竇炎、感冒與鼻子手術後都可以顯著減少鼻子的症狀,是天然又低風險的輔助治療方式,值得大家一起來嘗試!

但到底該要怎麼洗呢?我們繼續看下去!


參考文獻


1. European Position Paper on Rhino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 2020 Rhinology . 2020 Feb 20;58(Suppl S29):1-464.  Q1 IF: 3.019
2. Saline nasal irrigation for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aediatr Respir Rev . 2020 Nov;36:151-158.   Q1 IF: 2.716
3. Effectiveness of Hypertonic Saline Nasal Irrigation for Alleviating Allergic Rhinitis in Childre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Clin Med . 2019 Jan 9;8(1):64.   Q1  IF: 3.303
4. Saline irrigation for allergic rhinitis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 2018 Jun 22;6(6):CD012597.   Q1  IF: 7.89
5. Nasal saline irrigation: a clinical update Int Forum Allergy Rhinol . 2019 May;9 Q1 IF: 2.611
6. Saline irrigation for chronic rhinosinusitis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 2016 Apr 26  Q1 IF: 7.89
7. Saline nasal irrigation for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King D, Mitchell B, Williams CP, Spurling GK.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5 Apr 20;(4):CD006821.   Q1  IF: 7.89
8. Squeeze bottle versus syringe nasal saline irrigation for persistent allergic rhinitis -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hinology . 2020 Oct 1;58(5):460-464.  Q1  IF: 3.019
9. Budesonide vs Saline Nasal Irrigation in Allergic Rhinitis: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 2020 Jun;162(6):979-984  Q2  IF: 2.341
10. Effects of self-prepared hypertonic nasal saline irrigation in allergic rhiniti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sian Pac J Allergy Immunol . 2020 Sep;38(3):200-207.  Q4  IF: 1.247
11. Evaluation of patient nasal saline irrigation practices following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Int Forum Allergy Rhinol . 2018 Jan;8(1):32-40. Q1 IF: 2.611
12. The effects of nasal irrigation with various solutions after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Laryngol Otol . 2018 Aug;132(8):673-679. Q4 IF: 1.098


2021年4月5日 星期一

▍睡覺鼻塞睡不著、用藥開刀沒改善?竟是鼻閥狹窄塌陷造成!靠功能性鼻整形挽救呼吸


作者:劉承信醫師(
Cheng Hsin Liu, MD


今年快60歲的王先生愁眉苦臉的來到門診。在其他地方歷經4次手術,下鼻甲鼻中隔都已經接受過手術,扁桃腺相關的睡眠手術也做了,然而每次睡覺或頭側一邊都會有種鼻孔黏起來的鼻塞感,非常痛苦『你這個....可能根本的原因不是空鼻症、不是鼻肥厚,更不是扁桃腺太大』我知道他看過很多權威,被診斷過空鼻症、精神相關症狀,但怎樣治療仍然無解。我自己一開始也沒有十足的把握,但經過詳細的檢查與問診,越來越覺得應該是那個問題......


「我這個鼻塞問題已經快要20年了,塞到幾乎讓我無法入睡......」,今年快60歲的王先生愁眉苦臉的來到門診。在其他地方歷經4次手術,下鼻甲鼻中隔都已經接受過手術,扁桃腺相關的睡眠手術也做了,然而每次睡覺或頭側一邊都會有種鼻孔黏起來的鼻塞感,非常痛苦。

你這個....可能根本的原因不是空鼻症、不是鼻肥厚,更不是扁桃腺太大』我知道他看過很多權威,被診斷過空鼻症、精神相關症狀,但怎樣治療仍然無解。我自己一開始也沒有十足的把握,但經過詳細的檢查與問診,越來越覺得應該是那個問題......

「那我這是?」他滿臉狐疑,畢竟已經失望太久。『這可能是鼻子開口,鼻閥的問題啊!
「痾......劉醫師,鼻閥是什麼?我怎麼從來沒聽過?」


所謂的鼻閥,就是空氣進出鼻子會經過的大門



外鼻閥(External nasal valve)與內鼻閥(Internal nasal valve)。這道門是空氣進出體內最狹窄的地方,佔據將近三分之二的氣道阻力,只要稍微阻塞,就會造成嚴重的鼻塞。   外鼻閥是由鼻孔側緣(Rim)、鼻小柱(columella)、鼻檻(Sill),與其他如鼻翼(Ala)、鼻中隔(septum)與下外軟骨內側(Medial crus of lower lateral cartilage)組成的外門;而內鼻閥則在鼻前庭更深處1.3公分左右,由上外軟骨(Upper lateral cartilage)、鼻中隔(Septum)與下鼻甲前緣(head of the inferior turbinate)構成。


所謂的鼻閥,就是空氣進出鼻子會經過的大門。不少人的家中玄關大門都有內外兩個門,而鼻閥也分成外鼻閥(External nasal valve)內鼻閥(Internal nasal valve)。這道門是空氣進出體內最狹窄的地方,佔據將近三分之二的氣道阻力,只要稍微阻塞,就會造成嚴重的鼻塞。 

外鼻閥是由鼻孔側緣(Rim)、鼻小柱(columella)、鼻檻(Sill),與其他如鼻翼(Ala)、鼻中隔(septum)與下外軟骨內側(Medial crus of lower lateral cartilage)組成的外門;而內鼻閥則在鼻前庭更深處1.3公分左右,由上外軟骨(Upper lateral cartilage)、鼻中隔(Septum)與下鼻甲前緣(head of the inferior turbinate)構成。


鼻閥塌陷/狹窄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狀況?



鼻閥的塌陷或狹窄會造成惱人的鼻塞,影響生活、呼吸、打鼾、睡眠的品質,更嚴重者也會影響外觀。造成這個現象有可能是因為先天軟骨發育不良、疤痕組織、發炎腫脹、老化與組織萎縮、過去的鼻手術或是外傷或骨折所造成。


鼻閥的塌陷或狹窄會造成惱人的鼻塞,影響生活、呼吸、打鼾、睡眠的品質,更嚴重者也會影響外觀。造成這個現象有可能是因為先天軟骨發育不良、疤痕組織、發炎腫脹、老化與組織萎縮、過去的鼻手術或是外傷或骨折所造成

常見的內鼻閥狹窄( Internal nasal valve narrowing/stenosis)定義上是內鼻閥的上側軟骨與鼻中隔的夾角,小於10~15度角而造成呼吸阻力過大;外鼻閥的狹窄多半外觀就看到明顯較小的鼻孔。


常見的內鼻閥狹窄( Internal nasal valve narrowing/stenosis)定義上是內鼻閥的上側軟骨與鼻中隔的夾角,小於10~15度角而造成呼吸阻力過大;外鼻閥的狹窄多半外觀就看到明顯較小的鼻孔。


而不管外或內鼻閥塌陷的,可能在呼吸的時候(特別是吸氣)造成,這稱作動態性的塌陷(Dynamic collapse);有些更嚴重的狀況,在靜態無呼吸的時候就已經出現塌陷(Static collapse),這在外觀通常也會造成影響。


而不管外或內鼻閥塌陷的,可能在呼吸的時候(特別是吸氣)造成,這稱作動態性的塌陷(Dynamic collapse);有些更嚴重的狀況,在靜態無呼吸的時候就已經出現塌陷(Static collapse),這在外觀通常也會造成影響。


而不管是塌陷或是狹窄,但跟過敏發炎的鼻塞不太一樣的是,一但劇烈活動時,反而會因為呼吸強度增強而鼻塞更嚴重;也可能在平躺時鼻塞加重,不太會像過敏一樣左右邊輪流塞,而且側睡某一側可能會讓鼻塞更嚴重。這些狀況也很有可能隨著時間拖更久而加重,對一般的鼻噴劑、口服藥物的反應也不太好


那我怎麼知道我有鼻閥塌陷或狹窄呢?該怎麼診斷?



對一個專業的耳鼻喉科醫師,仔細檢視每個人的病情與病史,留心注意鼻塞的時間點與姿勢,以及鼻塞的特性是最根本的事情。而鼻鏡撐開的檢查甚至鼻內視鏡的檢查,都可以讓醫師更了解鼻內部的結構。   除此之外,觀察病人呼吸鼻部的變化、透過觸摸了解鼻部軟骨解剖構造的狀態,以及利用Modified Cottle maneuver來做測試,若真的在這樣的測試得到很大的差異感受,那真的很有可能是因為鼻閥狹窄或塌陷造成的。


對一個專業的耳鼻喉科醫師,仔細檢視每個人的病情與病史留心注意鼻塞的時間點與姿勢,以及鼻塞的特性是最根本的事情。而鼻鏡撐開的檢查甚至鼻內視鏡的檢查,都可以讓醫師更了解鼻內部的結構。 

除此之外,觀察病人呼吸鼻部的變化、透過觸摸了解鼻部軟骨解剖構造的狀態,以及利用Modified Cottle maneuver來做測試,若真的在這樣的測試得到很大的差異感受,那真的很有可能是因為鼻閥狹窄或塌陷造成的。


原來我有鼻閥塌陷,那我該怎麼治療呢?



鼻閥塌陷與狹窄,因為是結構造成的問題,對於藥物或是生活調整的比較沒有效果,頂多能因為下鼻甲肥厚的情形緩解而感覺有效,實際上要解決鼻閥塌陷與狹窄的問題,多半還是需要介入處理。

1.非手術處理
可以藉由鼻翼擴張貼、鼻孔撐開器、剪鼻毛等等,目的就是要讓內外鼻閥的塌陷與狹窄藉由輔助器具與減少阻力來增加呼吸順暢度,不過效果非常有限,但仍可當作嘗試的方法。


可以藉由鼻翼擴張貼、鼻孔撐開器、剪鼻毛等等,目的就是要讓內外鼻閥的塌陷與狹窄藉由輔助器具與減少阻力來增加呼吸順暢度,不過效果非常有限,但仍可當作嘗試的方法。


2.手術處理

針對鼻塞的處理,除了最常見針對鼻中膈整形與下鼻甲整形的鼻中膈鼻道整形(成型)術以外,比較常見的就是利用自體軟骨當作支撐的功能性鼻整形。 自體軟骨的支撐方式在歷年來各個鼻整形醫師的努力精研下,有著千變萬化的各種術法,以下大概就常見的介紹一下。

(1) Spreader Graft:針對內鼻閥狹窄非常好用,甚至可以部分支撐鼻中隔過軟的問題,因此也廣泛用在結構式隆鼻當中。


Spreader Graft:針對內鼻閥狹窄非常好用,甚至可以部分支撐鼻中隔過軟的問題,因此也廣泛用在結構式隆鼻當中。


(2) Lateral Crural Strut Graft、 Alar Baten Graft:針對內外鼻閥的塌陷有很好的支撐效果,對於感覺到呼吸時鼻孔好像塞住的狀況會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Lateral Crural Strut Graft、 Alar Baten Graft:針對內外鼻閥的塌陷有很好的支撐效果,對於感覺到呼吸時鼻孔好像塞住的狀況會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有好的呼吸,讓美好的外型更有意義



有好的呼吸,讓美好的外型更有意義。在功能性鼻整形來治療呼吸功能以外,也有很多人會順便藉著矯正軟骨的變形與支撐力不足的問題,藉此達到"Breathe Better, Look Better",除了呼吸更順暢,更讓鼻子更挺更立體。

人類,本來就是被設計來用鼻子呼吸的,鼻子的阻塞除了影響生活、學習、工作、睡眠,也會影響外觀變化。透過專業醫師的仔細檢查,針對個人需求的量身定做適合的治療方式,才能讓用鼻子呼吸這個功能恢復起初被創造的平衡,希望你也能每天享受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