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顯示具有 吞嚥困難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吞嚥困難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年12月26日 星期六

▍脖子腫一塊看哪科?頸部腫大原因是什麼,會不會是「歹咪仔」!?

 
作者:劉承信醫師(Cheng Hsin Liu, MD


無意間摸到脖子有一顆腫大該怎麼辦?會不會是「歹咪仔」!?「我最近脖子有摸到長一顆東西」是我每次門診都會聽到的,絕大多數摸到的頸部腫塊其實是頸部淋巴結腫大。


頸部淋巴結腫大、脖子腫塊、脖子淋巴結腫塊要看哪科?原因是什麼?脖子腫塊會痛、會滑動會是鼻咽癌嗎?該要手術切除嗎?

「還好嗎?身體有哪邊不舒服嗎?」我打招呼,第一次來到門診的40多歲黃小姐,表情很平靜卻又有點侷促不安的感覺,向著自己右邊的脖子指了指,不發一語。

「這個已經多久了?」我一邊觸診一邊詢問,摸起來很硬,無法移動,表面不規則,看來並不是善類!腦中開始盤旋各種可能的鑑別診斷。

我也不知道......就好像已經一陣子了......』她囁嚅著說,大概是感覺奇怪又有不好的預感,只是一直害怕來看醫師。在我的解釋與引導之下,迅速幫她做了問診、理學檢查與內視鏡檢查,怵目驚心的鼻咽腫瘤盤旋在鼻咽的深處。

「黃小姐,你這個可能需要切片檢查,目前看起來有可能是鼻咽癌呢......」我開始解釋。

蛤?唉......我應該早點過來的......怎麼會這樣......』失神落魄的黃小姐回想起當時一直不知道脖子腫一包要看哪一科,才想說再觀察看看就好,沒想到一放就是好幾個月......


脖子最常摸到的,其實是頸部淋巴結腫大



絕大多數摸到的頸部腫塊其實是頸部淋巴結腫大。我們的頸部天生就密佈著大大小小的淋巴結,裡面聚集著專門對抗病毒與細菌的淋巴球,可以過濾並消滅這些外來物的侵略,所以淋巴結本來就存在,只是現在變大被你摸到而已。


我最近脖子有摸到長一顆東西」是我每次門診都會聽到的,不管是洗澡摸到、健康檢查發現、照鏡子才看到、去按摩的時候被師父摸出來,最特別的是有遇過小情侶忘我的「種草莓」在脖子上,親著親著竟然就摸到這麼個一顆東西......

而絕大多數摸到的頸部腫塊其實是頸部淋巴結腫大。我們的頸部天生就密佈著大大小小的淋巴結,裡面聚集著專門對抗病毒與細菌的淋巴球,可以過濾並消滅這些外來物的侵略,所以淋巴結本來就存在,只是現在變大被你摸到而已

我常常會跟我的病人說,你可以把淋巴結當成警察局,當你看到地區警察局擴編了霹靂小組、配置了直升機和重裝甲,你可以想像附近治安可能真的很糟,附近一定出了什麼事情了!對照到身體上,不管是感染、發炎、癌症等等,都很有可能會讓你的淋巴結進入擴大的「紅色警戒」!


除了淋巴結,還有什麼原因會有頸部腫塊?


1. 先天性腫塊:這類的腫塊我們手術時最多看到的就是囊腫(Cyst)類型的,包括腮裂囊腫(Branchial cleft)、甲狀舌骨囊腫(Thyroglossal duct)、皮下囊腫(Dermoid)、唾液腺囊腫(Rannula)、黏液囊腫(Mucocele)等等最常見,其他的還有因為血管異常的變化相對少數。  2.發炎感染腫塊:這類造成的多半是淋巴結的腫大,也是臨床當中最常見的一群。不管是感冒、鼻竇炎、中耳炎或是一些發炎性疾病等等,都會讓淋巴結這個小警察局需要「擴大編組升級」,甚至會感到發熱疼痛呢!  3.良性或惡性腫瘤:我們門診常見的甲狀腺腫瘤、口腔癌喉癌下咽癌的淋巴結轉移、鼻咽癌的淋巴結轉移、唾液腺腫瘤是最常看到的,另外還有淋巴癌、神經髓鞘腫瘤、內分泌腫瘤這些少見的也都有遇過。


脖子出現腫塊還有很多原因,但大抵上我們可以分成三大類別1. 先天性腫塊 2.發炎感染造成 3.良性或惡性的腫瘤

1. 先天性腫塊:這類的腫塊我們手術時最多看到的就是囊腫(Cyst)類型的,包括腮裂囊腫(Branchial cleft)、甲狀舌骨囊腫(Thyroglossal duct)、皮下囊腫(Dermoid)、唾液腺囊腫(Rannula)、黏液囊腫(Mucocele)等等最常見,其他的還有因為血管異常的變化相對少數。

2.發炎感染腫塊:這類造成的多半是淋巴結的腫大,也是臨床當中最常見的一群。不管是感冒、鼻竇炎、中耳炎或是一些發炎性疾病等等,都會讓淋巴結這個小警察局需要「擴大編組升級」,甚至會感到發熱疼痛呢!

3.良性或惡性腫瘤:我們門診常見的甲狀腺腫瘤、口腔癌喉癌下咽癌的淋巴結轉移、鼻咽癌的淋巴結轉移、唾液腺腫瘤是最常看到的,另外還有淋巴癌、神經髓鞘腫瘤、內分泌腫瘤這些少見的也都有遇過。


「歹物仔」特徵,一分鐘記住可能造成危險的關鍵惡性症狀



危險的症狀包括體重減輕(沒有減重的狀況下,半年掉了10%體重)、口鼻出血、單側耳鳴耳悶、張口困難、吞嚥困難、呼吸困難、聲音沙啞;脖子腫大摸起來很硬、表面不光滑、無法滑動等等,這些都會讓合併癌症的可能性高度上升!


對於每個帶著頸部腫塊來的病人,我們在檢查前總會多問幾個問題,這些問題看似不相關,但其實我們耳鼻喉科醫師腦中可是不斷透過這樣的問答,快速的加入或刪去任何任何可能的原因(也就是鑑別診斷),可千萬別小看這個重要的過程唷~

危險的症狀包括體重減輕(沒有減重的狀況下,半年掉了10%體重)、口鼻出血單側耳鳴耳悶張口困難吞嚥困難呼吸困難聲音沙啞;脖子腫大摸起來很硬、表面不光滑、無法滑動等等,這些都會讓合併癌症的可能性高度上升!


頸部腫大莫輕忽,趕快檢查保平安


來看過我耳鼻喉科門診的朋友都知道,除了問診以外,為了確保安全,更有詳盡細緻的各種檢查,為的是讓你我都能心安,也能早點知道後續的處理方式。現在讓我們了解一下,我們受過精良訓練的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師有哪些檢查招式吧~


1. 第一招:理學檢查摸摸看 透過我們耳鼻喉頭頸外科訓練期間摸過上千人的手感,腫瘤的大小、硬度與彈性、固著度、是否疼痛、表面光滑程度,光用觸診就可以知道很多事情唷。  2.第二招:鼻咽喉內視鏡讓區域病灶無所遁形 透過門診即可做、快速方便、免禁食、無痛的鼻咽喉內視鏡,可以詳細檢查頭頸部區域從鼻子、鼻咽、口咽、喉部、下咽的各種區域,藉以診斷或排除頸部腫塊的癌症風險。  3.第三招:頭頸部軟組織超音波加上抽吸檢查 超音波可以說是醫師的透視眼,快速、無痛、方便,就可以直擊腫瘤的位置,透過影像的判讀,對於高度懷疑有病變的腫塊/淋巴結,甚至可以加上細針抽吸檢查,免開刀就可以初步知道診斷。  4.第四招:進階影像與抽血檢查 目前在高醫與小港醫院工作的我,在面對需要手術或更精確診斷的朋友,我們還可以抽血如感染、癌症指數;也可以藉著電腦斷層(CT)、核磁共振(MRI)、正子攝影(PET)等進階的高級檢查,來幫助我們鑑別診斷病灶,並決定處理的方式。


1. 第一招:理學檢查摸摸看
透過我們耳鼻喉頭頸外科訓練期間摸過上千人的手感,腫瘤的大小、硬度與彈性、固著度、是否疼痛、表面光滑程度,光用觸診就可以知道很多事情唷。

2.第二招:鼻咽喉內視鏡讓區域病灶無所遁形
透過門診即可做、快速方便、免禁食、無痛的鼻咽喉內視鏡,可以詳細檢查頭頸部區域從鼻子、鼻咽、口咽、喉部、下咽的各種區域,藉以診斷或排除頸部腫塊的癌症風險。

3.第三招:頭頸部軟組織超音波加上抽吸檢查
超音波可以說是醫師的透視眼,快速、無痛、方便,就可以直擊腫瘤的位置,透過影像的判讀,對於高度懷疑有病變的腫塊/淋巴結,甚至可以加上細針抽吸檢查,免開刀就可以初步知道診斷。

4.第四招:進階影像與抽血檢查
目前在高醫與小港醫院工作的我,在面對需要手術或更精確診斷的朋友,我們還可以抽血如感染、癌症指數;也可以藉著電腦斷層(CT)、核磁共振(MRI)、正子攝影(PET)等進階的高級檢查,來幫助我們鑑別診斷病灶,並決定處理的方式。


寧願謹慎小心,也別掉以輕心


我遇過很多僅僅是因為發炎感染造成淋巴結腫大的案例,長期追蹤不處理也完全沒有影響;也遇過40多歲的單親媽媽,因為頸部腫塊就診,後來確診是早期鼻咽癌,在化療與放射線治療後恢復良好。

我也遇過60多歲剛當阿嬤的大姐,因為前頸部腫大一直不以為意,經過檢測後發現是甲狀腺癌,經過手術切除後定期追蹤,一切順利;但也遇過頸部腫又硬又大,近年體重減輕無法進食,我切片後發現是第四期後的下咽癌,已經無法手術,僅能靠著化療免強試試看......


洗澡時自我檢查、有症狀提早就醫



透過照鏡子或洗澡時的自我檢查、一發現及早就醫、仔細觀察自己是否有文章提到的危險症狀,很多時候一生的轉捩點,是治療後康復還是已經晚期到無法治療,都靠這些小小的注意與累積。


種種的經驗告訴我,通常預後很好的都是早期發現的,透過照鏡子或洗澡時的自我檢查、一發現及早就醫、仔細觀察自己是否有文章提到的危險症狀,很多時候一生的轉捩點,是治療後康復還是已經晚期到無法治療,都靠這些小小的注意與累積。

高雄或南部地區的朋友們,頸部腫塊別著急,跟我一起找原因;其他地區的朋友們也別擔心,尋找附近專業的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師,完整詳細的檢查與建議,相信可以有最妥善的處理。




2020年11月2日 星期一

▍聲帶長繭、發炎、沙啞怎麼辦?除了開刀手術外還有什麼治療方式呢?


作者:劉承信醫師(Cheng Hsin Liu, MD


雙側聲帶水腫,合併息肉、長繭結節,很少看到這麼嚴重的呢!


能夠把生硬的數學題目講的深入淺出,又讓學生如癡如醉的人不多,而莊老師就是其中一個。他的上課魅力十足,學生熱情的反應總讓他在台上的講解更加激情,直到那次破音......

「那時候學生笑的天花板快翻過去了,超級尷尬的!」莊老師說。認真上課的莊老師常須連續講很久的課,加上吃飯時間短,常常只能快速解決狼吞虎嚥。自那次破音後,他的喉嚨越來越怪,聲音越來越沙啞無力,甚至會有分岔的氣音出現,讓他非常困擾,只好來就診檢查。

「莊老師,您的聲帶正在抗議您該要休息了呢!」我一邊看著幫他檢查的內視鏡螢幕。「雙側聲帶水腫,合併息肉、長繭結節,很少看到這麼嚴重的呢!」這樣的狀況,正需要多面向的介入處理,共同治療了。

『劉醫師,我課很多......我不能沒辦法講話,我該要怎麼辦呢......?』莊老師很是憂心。但他也知道,聲音這溝通甚至是工作的工具,更需要好好保護珍惜,心裏下定了決心,就趁這次好好治療吧!


聲音沙啞無力好尷尬,緊又粗糙讓你不想講話



任何聲音的變化都可能造成我們身體的不適,以及人際溝通的極大障礙。而沙啞,從來不只是粗糙的嗓音,甚至包括語音的顫抖、氣音太重、軟弱無力、容易疲乏、無法控制的音調變化,以及緊縮的發聲,都可以歸類在「聲音沙啞」當中。


能說話發聲,其實是個非常美妙的恩典。想像一下,在日常上班上課正常與人互動的一天,我們不能說話唱歌,甚至無法發出任何低哼吟唱鳴,試著將自己置身買早餐的7-11、開會的辦公室、下班與親友聚餐的餐廳,這會是怎樣的一個世界呢?

其實,任何聲音的變化都可能造成我們身體的不適,以及人際溝通的極大障礙。而沙啞,從來不只是粗糙的嗓音,甚至包括語音的顫抖、氣音太重、軟弱無力、容易疲乏、無法控制的音調變化,以及緊縮的發聲,都可以歸類在「聲音沙啞」當中。

沙啞的原因很多,舉凡急性或慢性的喉部發炎、良性的聲帶病灶、喉部癌症、神經性疾病、神經麻痺或緊張、其他感染或功能上的疾病,都會造成沙啞。而最常見造成持續性地沙啞,除了急慢性喉部發炎以外,就是本篇介紹的「良性的聲帶病灶」了。


聲帶結節長繭息肉或囊腫,到底是長在哪裏?



固有層(Lamina Propria)-淺、中、深共三層固有層 *淺層固有層又稱Reinke's layer:是聲帶最柔軟的地方,發聲共振最主要的地方,同時也是聲帶良性病灶,如結節、長繭、息肉、囊腫、纖維化等最常發生的地方。


發聲(Phonation)是肺部空氣由下而上震動聲帶粘膜,並透過精密的聲帶肌肉運動而有不同的聲音。而語言(Speech)的產生,則是發聲(Phonation),加上共鳴(Resonance)咬字(Articulation)共同合作而成。

聲帶的位置約在男生喉結的位置,在青春期約13歲左右分層慢慢成熟,大概可以分成三層:

1. 表皮(Epithelium)-最外面的保護層。最外層,病灶通常是黴菌感染、角化後的紅斑(erythroplakia)、白斑(leukoplakia)造成。

2. 固有層(Lamina Propria)-淺、中、深共三層固有層
*淺層固有層又稱Reinke's layer:是聲帶最柔軟的地方,發聲共振最主要的地方,同時也是聲帶良性病灶,如結節、長繭、息肉、囊腫、纖維化等最常發生的地方

*中層與深層固有層構成韌帶(Vocal ligament):中層最厚也最多彈性蛋白(Elastin),深層最堅韌也最多膠原蛋白(Collagen)。通常年齡越大會使得彈性變少、膠原變多,整個聲帶變硬

3. 肌肉(Vocalis Muscle): 協助聲帶關閉、粘膜放鬆(頻率變低)。


常見的聲帶良性病灶:一次看懂長繭、息肉、結節的差異



一般聲帶病灶:包含結節/長繭(Nodule)、息肉(Polyps)、囊腫(Cyst)、纖維腫(Fibrous Mass)、反應性腫(Reactive)、非特異性腫(Nonspecific)、偽囊腫(Pseudocyst)等等。


一般聲帶病灶:包含結節/長繭(Nodule)、息肉(Polyps)、囊腫(Cyst)、纖維腫(Fibrous Mass)、反應性腫(Reactive)、非特異性腫(Nonspecific)、偽囊腫(Pseudocyst)等等。

-聲帶結節(Nodule):俗稱聲帶長繭,多半是聲帶過度使用或刺激導致。透過語言治療、飲食控制、聲音使用的改變就可以得到不錯的控制。 
-聲帶息肉(Polyps):聲帶上突出的內含膠狀物的小息肉,可能跟聲帶受傷出血有關。比較不會影響聲帶粘膜震動,卻可能因為影響聲帶閉合造成氣音重。
-聲帶囊腫(Cyst): 聲帶表皮下或是韌帶旁的一個不同包起來的囊腫,表面看起來還好,但越深的囊腫對於聲帶震動影響較大。 
-其他:纖維腫(Fibrous Mass)、反應性腫(Reactive)、非特異性腫(Nonspecific)、偽囊腫(Pseudocyst)都可能造成聲音的嚴重影響。 


聲帶結節(Nodule):俗稱聲帶長繭,多半是聲帶過度使用或刺激導致。透過語言治療、飲食控制、聲音使用的改變就可以得到不錯的控制。  -聲帶息肉(Polyps):聲帶上突出的內含膠狀物的小息肉,可能跟聲帶受傷出血有關。比較不會影響聲帶粘膜震動,卻可能因為影響聲帶閉合造成氣音重。 -聲帶囊腫(Cyst): 聲帶表皮下或是韌帶旁的一個不同包起來的囊腫,表面看起來還好,但越深的囊腫對於聲帶震動影響較大。  -其他:纖維腫(Fibrous Mass)、反應性腫(Reactive)、非特異性腫(Nonspecific)、偽囊腫(Pseudocyst)都可能造成聲音的嚴重影響。


繁雜性疾病:聲帶固有層發炎水腫(Reinke's edema)、風濕免疫疾病(Rheumatologic)、聲帶肉芽腫(Granuloma)。

-聲帶固有層發炎水腫(Reinke's edema):跟聲帶過度使用、抽菸、咽喉逆流、甲狀腺低下有關。減少物質傷害與生活型態調整是第一要務。
-聲帶肉芽腫:頑固難以治療,跟手術插管傷害、咽喉逆流有關係。
-其他風濕免疫疾病:如Wegner血管炎、Amyloidosis沈積、Sarcoidosis、類風濕性關節炎


-聲帶固有層發炎水腫(Reinke's edema):跟聲帶過度使用、抽菸、咽喉逆流、甲狀腺低下有關。減少物質傷害與生活型態調整是第一要務。 -聲帶肉芽腫:頑固難以治療,跟手術插管傷害、咽喉逆流有關係。 -其他風濕免疫疾病:如Wegner血管炎、Amyloidosis沈積、Sarcoidosis、類風濕性關節炎


疤痕及聲帶溝:因固有層減少造成疤痕(Scar)、聲帶溝(Sulcus)

-疤痕(Scar):因聲音過度使用造成粘膜減少,並且被纖維細胞填起來
-聲帶溝(Sulcus Vocalis):因聲音過度使用造成粘膜減少,並且變成裂縫的樣子。有些聲帶水腫也會有類似的表現。


-疤痕(Scar):因聲音過度使用造成粘膜減少,並且被纖維細胞填起來 -聲帶溝(Sulcus Vocalis):因聲音過度使用造成粘膜減少,並且變成裂縫的樣子。有些聲帶水腫也會有類似的表現。


利用嗓音障礙量表VHI-10等聲音小測驗,了解自己聲音主觀現況



我們可以透過上面嗓音障礙量表VHI-10表格,藉由生活當中實際的小觀察,來量化自己的聲音障礙。醫師也會主觀透過日本音聲學會的GRBAS(完全正常0到很嚴重3分來計算),包括整體音質(Grade)、粗嗓(Roughness)、氣息聲(Breathiness)、無力度(Asthenia)、嗓音緊困(Strain)來評估。


看了這麼多的東西,只是藉著機會一睹平常看不到的聲帶與造成沙啞的元兇到底是什麼樣子。而實際上問題的嚴重度、需不需要治療等等,完全取決於主觀上這樣的聲音怎麼影響生活。

我們可以透過上面嗓音障礙量表VHI-10表格,藉由生活當中實際的小觀察,來量化自己的聲音障礙。醫師也會主觀透過日本音聲學會的GRBAS(完全正常0到很嚴重3分來計算),包括整體音質(Grade)、粗嗓(Roughness)、氣息聲(Breathiness)、無力度(Asthenia)、嗓音緊困(Strain)來評估。

當然,仍有其他主觀項目如複聲、失聲、嗓音中斷等各式各樣的描述來評估。


找對醫師做內視鏡檢查,讓聲帶疾病無所遁形



最古早時期,醫師透過立燈照射頭部反射鏡,將光線照亮口咽腔;再利用一個小鏡子放在舌頭後端,藉此將光線再反射到更深的咽喉部,來取得喉嚨的影像。而現今科技演變,內視鏡方便快速簡單又可以門診進行,儼然成為耳鼻喉科醫師探視喉部的眼睛一樣,成為標準的檢查之一。  而內視鏡加上頻閃光源(Stroboscope)或其他窄頻影像(narrow band imaging),更可以幫助我們深度檢查藏在粘膜下細微的變化。


最古早時期,醫師透過立燈照射頭部反射鏡,將光線照亮口咽腔;再利用一個小鏡子放在舌頭後端,藉此將光線再反射到更深的咽喉部,來取得喉嚨的影像。而現今科技演變,內視鏡方便快速簡單又可以門診進行,儼然成為耳鼻喉科醫師探視喉部的眼睛一樣,成為標準的檢查之一。

而內視鏡加上頻閃光源(Stroboscope)或其他窄頻影像(narrow band imaging),更可以幫助我們深度檢查藏在粘膜下細微的變化。

透過音頻分析如多向度嗓音分析系統MDVP(Multi-Dimensional Voice Program),也可以更客觀分析我們發音的頻率擾動度(Jitter)、振幅擾動度(Shimmer)、頻率擾動度商數(PPQ)、振幅擾動度商數(APQ)、諧和音與噪音的比值(harmonic to noise ratio, HNR)、頻率廣度、最長持續發音時間等等,來幫助我們診斷與評估治療方向。


聲帶治療,需要醫病雙方循序漸進、共同努力



從最基礎的個人生活調整,有長遠影響的語言治療,加上藥物的輔佐,以及最關鍵的手術介入的處理,才能根治疾病,並且避免復發。


聲帶疾病的治療,需要醫病雙方循序漸進、共同努力。從最基礎的個人生活調整,有長遠影響的語言治療,加上藥物的輔佐,以及最關鍵的手術介入的處理,才能根治疾病,並且避免復發。

生活調整的部分,除了戒掉菸、酒、檳榔等有害刺激物質,太燙太辣或油炸類的刺激性食物也應該避免。除此之外,我也會建議減少咖啡、巧克力、太酸的水果,避免咽喉逆流造成持續傷害。飯後也應避免平躺、運動時避免穿太緊身的衣褲。


生活調整的部分,除了戒掉菸、酒、檳榔等有害刺激物質,太燙太辣或油炸類的刺激性食物也應該避免。除此之外,我也會建議減少咖啡、巧克力、太酸的水果,避免咽喉逆流造成持續傷害。飯後也應避免平躺、運動時避免穿太緊身的衣褲。


語言治療是非常複雜精湛的專業,透過語言治療師的教學,可以幫助我們在各種嗓音的疾病上得到顯著的進步,也會幫助我們建立良好的用聲音習慣。在慢性咽喉炎的生活調整當中,語言治療的核心概念也可以用來幫助我們做更好的調適,可粗分為三大核心:

-聲音衛生:時常喝水潤喉避免聲帶乾燥、避免咽喉逆流的食物造成近一步傷害
-避免傷害:說話輕聲細語、慢條斯理、時常休息;避免菸酒等直接傷害的攝取
-協調訓練:訓練呼吸、發聲、共振的訓練,更增加語音傳達的效率。


-聲音衛生:時常喝水潤喉避免聲帶乾燥、避免咽喉逆流的食物造成近一步傷害 -避免傷害:說話輕聲細語、慢條斯理、時常休息;避免菸酒等直接傷害的攝取 -協調訓練:訓練呼吸、發聲、共振的訓練,更增加語音傳達的效率。


當然除了上面提到的生活調整飲食控制以外,選擇適當的藥物更可以增加恢復的效率。例如我們會使用胃酸的抑制劑,如氫離子幫浦抑制、H2阻斷劑、或類似部分藻膠酸成分的制酸劑,來協助減少逆流的物質傷害,甚至可以保護喉嚨粘膜,減少不適合感覺。


適當的藥物更可以增加恢復的效率


除了聲帶長繭以外,聲帶良性病灶多半對於藥物以及語言治療的效果除了時間長,效果也並不明顯,因此手術介入治療非常重要,可以粗分成兩大類別,包括注射治療,與喉部顯微手術。


聲帶良性病灶多半對於藥物以及語言治療的效果除了時間長,效果也並不明顯,因此手術介入治療非常重要,可以粗分成兩大類別,包括注射治療,與喉部顯微手術。


注射治療:可以透過門診注射類固醇來治療良性病灶,可以從嘴巴進去打,或是從脖子進去打。一般來說約有8成的治療率,5成左右的小病灶可以完全消失,打完1-3周就可以有良好的效果。聲帶注射也可以使用自體血清生長因子(PRP)、玻尿酸、自體脂肪移植來處理不同的聲帶疾病。


可以透過門診注射類固醇來治療良性病灶,可以從嘴巴進去打,或是從脖子進去打。一般來說約有8成的治療率,5成左右的小病灶可以完全消失,打完1-3周就可以有良好的效果。聲帶注射也可以使用自體血清生長因子(PRP)、玻尿酸、自體脂肪移植來處理不同的聲帶疾病。


喉部顯微手術:需要全身麻醉,透過喉頭鏡進入喉部直接處理病灶,脖子完全不會有任何傷口,適用於較大較嚴重的病症。目前內視鏡技術的高度發展,某些特定病例可以不用全身麻醉即可在門診處理。


喉部顯微手術:需要全身麻醉,透過喉頭鏡進入喉部直接處理病灶,脖子完全不會有任何傷口,適用於較大較嚴重的病症。目前內視鏡技術的高度發展,某些特定病例可以不用全身麻醉即可在門診處理


門診當中有非常多案例都可以透過以上介紹的治療方式得到理想的聲音治療,考量到每個人不同的病況、可以配合的治療時間,採取多層次整合來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才能達到最大的效果。


聲帶水腫聲音得到改變

聲帶息肉、聲帶長繭結節得到治療


術後保養勤照顧,一輩子健康好聲音



不管是開刀完還是注射後,雖然很快就可以看到效果,但也有很多人因為生活習慣或再次刺激而造成復發。因此每個術後的病人,我都會建議:術後3-7天先不要講話或用喉嚨發聲,並且輕聲細語2週。  維持非刺激性的飲食,避免酒精、油炸、太辣的食物至少要三週;而良好的聲音習慣、慢慢講、輕輕講、常潤喉、用對發聲技巧、健康均衡的飲食,這應該是你我一輩子都該保持的好習慣。相信你也可以輕鬆自然的說話、唱歌,健康到老~


不管是開刀完還是注射後,雖然很快就可以看到效果,但也有很多人因為生活習慣或再次刺激而造成復發。因此每個術後的病人,我都會建議:術後3-7天先不要講話或用喉嚨發聲,並且輕聲細語2週。

維持非刺激性的飲食,避免酒精、油炸、太辣的食物至少要三週;而良好的聲音習慣、慢慢講、輕輕講、常潤喉、用對發聲技巧、健康均衡的飲食,這應該是你我一輩子都該保持的好習慣。相信你也可以輕鬆自然的說話、唱歌,健康到老~




2020年9月11日 星期五

▍喉嚨卡卡、吞嚥怪怪、聲音沙沙超惱人,你不可不知道的咽喉逆流與慢性咽喉炎


作者:劉承信醫師(
Cheng Hsin Liu, MD


慢性咽喉炎,吞嚥困難,喉嚨卡卡,聲音沙啞,咽喉逆流,胃食道逆流,喉嚨有痰,


國文老師退休的老鐵坐在診間,絞盡腦汁滿臉苦思的樣子,想要用一個精確的形容詞來形容這陣子的不舒服,卻始終找不到一個明確的描述來告訴我。

「就......這邊......這整個地方都怪怪的」 他用手包覆自己的頸部,有點不確定。

「就......卡卡的、好像黏黏的,但也不是一直......」既嚴重又偶爾可以忍受?

「甚至也忘了是什麼時候開始的了......反正就是不舒服怪怪的」他皺眉攤手。


不是痛、不是夢,喉嚨又卡又怪又難受



如鯁在喉異物感,喉嚨卡卡的、口水黏黏的、吞東西怪怪的、講話講久了聲音會分岔或沙啞、會需要清喉嚨、感覺有痰在喉嚨深處;更有甚者,連鼻子後面或耳朵深處都覺得癢癢不舒服。但除非很嚴重,通常不會有吞東西吞不下去或是喘不過氣的狀況。


在門診,這樣的病人其實非常多;但更多的是沒有就醫的廣大群眾,在認真生活努力工作,終於坐下來喘口氣時,才發現自己有這些虛無飄渺的不適感。而來求診的病人,也因為症狀多變、時好時壞,而無法清楚描述這些症狀發生的時間,甚至無法表達明確的感受。

大抵來說,症狀包含如鯁在喉異物感,喉嚨卡卡的、口水黏黏的、吞東西怪怪的、講話講久了聲音會分岔或沙啞、會需要清喉嚨、感覺有痰在喉嚨深處;更有甚者,連鼻子後面或耳朵深處都覺得癢癢不舒服。但除非很嚴重,通常不會有吞東西吞不下去或是喘不過氣的狀況。


慢性咽喉炎最常見的原因:咽喉逆流



內視鏡下面可以看到很多紅腫與發炎的狀況


圖片可以看到,這個是我們咽喉的結構,內視鏡下可以看到就是淡橘或是粉紅色帶點光澤的粘膜,這是一般健康的狀況。而當咽喉逆流造成慢性發炎時,整個粘膜會更紅、更腫、微血管擴張,甚至聲帶產生肉芽組織,以致於影響我們的吞嚥、感覺以及聲音的表現。

很多人會誤以為「咽喉逆流」就是「胃食道逆流」,想像自己像吉X福X錠裡面穿著健身服的女主角,產生胸口灼熱的火燒心症狀,但其實這個火燒心症狀在胃食道逆流有九成的病人有,在咽喉逆流只有6%的人有。

咽喉逆流主要是因為食道上端括約肌發生變化,使得刺激物如胃酸、胃蛋白酶、膽鹽等等跑到咽喉,造成常見的症狀,甚至會增加鼻竇炎、中耳積水、肺部發炎、慢性阻塞性肺炎的發生率。正式的診斷雖然需要靠24小時酸鹼度偵測,但其實從臨床症狀就可以判斷並開始治療唷。


1.	聲音沙啞 2.	常常清喉嚨 3.	感覺到喉嚨有痰或鼻涕倒流 4.	吃飯喝水的時候覺得有困難 5.	吃完東西或躺下時會想咳嗽 6.	覺得呼吸不順、會有嗆到的感覺 7.	常常會莫名的咳嗽 8.	感覺有東西卡在喉嚨 9.	胸口灼熱、感覺胃酸逆流


治療慢性咽喉炎咽喉逆流,生活調整才是根本



飲食上,應該要盡量避免造成逆流的食物,例如咖啡、巧克力、起司等乳製品;柑橘類水果或檸檬等等也應該稍微克制。當然,刺激物如煙、酒、太辣、太燙的食物則應該要完全避免。而吃飯應該細嚼慢嚥、飯後也不盡量不要立刻平躺、運動,平時也不要穿太緊的衣服增加壓力。



慢性咽喉炎之所以麻煩,在於沒有短期立即改善的特效藥。我常常在門診會跟病人說,「我們一人一半、一起努力,你從生活根本改善,我用藥物輔助治療,才能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若是只用藥物卻沒有相對應的調整,只能治標不治本,事倍功半。

飲食上,應該要盡量避免造成逆流的食物,例如咖啡、巧克力、起司等乳製品柑橘類水果或太酸的水果等等也應該稍微克制。當然,刺激物如煙、酒、太辣、太燙的食物則應該要完全避免。而吃飯應該細嚼慢嚥、飯後也不盡量不要立刻平躺、運動,平時也不要穿太緊的衣服增加壓力

很多人聽到我講完這些總會滿面愁容,對於生活壓力緊湊的現代人而言,很多下午茶的必備聖品或是宵夜呼朋引伴的飲食選項都得避免了嗎?我的答案總是「在不憂鬱的狀況下盡量減少XD」,不然全面禁戒但卻造成心情低落鬱悶、甚至失眠,只怕對整體的狀況不會比較好。


影響聲音怎麼辦?瞭解語言治療三要素



1. 聲音衛生:包括時常喝水潤喉避免聲帶乾燥、避免咽喉逆流的食物造成近一步傷害 2. 避免傷害:說話輕聲細語、慢條斯理、時常休息;避免菸酒等直接傷害的攝取 3. 協調訓練:訓練呼吸、發聲、共振的訓練,更增加語音傳達的效率。


語言治療是非常複雜精湛的專業,透過語言治療師的教學,可以幫助我們在各種嗓音的疾病上得到顯著的進步,也會幫助我們建立良好的用聲音習慣。在慢性咽喉炎的生活調整當中,語言治療的核心概念也可以用來幫助我們做更好的調適。

語言治療可粗分為三大核心:

1. 聲音衛生:時常喝水潤喉避免聲帶乾燥、避免咽喉逆流的食物造成近一步傷害
2. 避免傷害:說話輕聲細語、慢條斯理、時常休息;避免菸酒等直接傷害的攝取
3. 協調訓練:訓練呼吸、發聲、共振的訓練,更增加語音傳達的效率。


藥物治療莫心急,輔助控制增效率!



氫離子幫浦抑制、H2阻斷劑、或類似部分藻膠酸成分的制酸劑,或是合併使用神經調節劑


當然除了上面提到的生活調整飲食控制以外,選擇適當的藥物更可以增加恢復的效率。例如我們會使用胃酸的抑制劑,如氫離子幫浦抑制、H2阻斷劑、或類似部分藻膠酸成分的制酸劑,來協助減少逆流的物質傷害,甚至可以保護喉嚨粘膜,減少不適合感覺。

有些合併喉部感覺神經異常的病人也可以使用神經調節劑,更可以減少不適感;部分醫師會合併使用消脹氣或是促進胃排空的藥物,但目前臨床研究無顯著效益。不管使用怎樣的藥物,都要有預期是個長期抗戰的準備,甚至要到3-6個月的療程才會更有明顯的效果。

極少數的病人才會需要手術的方式束緊食道上端括約肌,但絕大多數的病人透過飲食與藥物控制,基本上都可以在生活當中與這個症狀適應共存。


當心危險的特殊情形,需要內視鏡積極檢查!



當病人年紀較大、或是快速突然進展的吞嚥異物感或甚至吞嚥困難、聲音的變化就算清了喉嚨或痰液仍然無法改善,甚至有點喘不過氣來、有菸酒檳榔的使用歷史、或是沒有刻意減重卻快速體重減輕(定義6個月掉10%體重)


雖然絕大多數這些喉嚨卡卡、吞嚥、聲音的多重合併症狀都跟咽喉逆流及慢性咽喉炎有關,但仍然有少數的狀況需要特別留心,我在門診問診時,也都會刻意問這些問題,避免忽略了隱藏的危險因子。

病人年紀較大、或是快速突然進展的吞嚥異物感或甚至吞嚥困難、聲音的變化就算清了喉嚨或痰液仍然無法改善,甚至有點喘不過氣來、有菸酒檳榔的使用歷史、或是沒有刻意減重卻快速體重減輕(定義6個月掉10%體重),這些都有可能是潛藏的喉部腫瘤與癌症造成的,需要醫師與病人共同留意。


讓我們一起努力,讓症狀控制更滿意


慢性咽喉炎雖然非常惱人,會造成很多不舒服的症狀,但透過我們一起共同的努力,多半可以得到穩定程度的控制。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情形,記得為去看一下咽喉逆流的量表(RSI),評估是否有需要積極檢查的因子,讓我們一起治療,一起努力!